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2 / 4)
与你三晋盟素无往来,且你三晋中的赵国,与我匈奴便结下世仇,何来结盟之说?”
张良哈哈一笑:“大王所说差矣。子房只听说,世上没有永远的仇敌,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冒顿立起身,说道:“先生此言甚入我耳。愿聆听高见。”
张良便道:“我三晋中的赵国前之所以与贵国结仇,只因贵国犯我边境,扰我边民,洗掠财物,赵国不得已而求自保。”
席间有左谷蠡王乌赫巴兽怒道:“李牧斩杀我军十万,这笔帐如何算?”张良淡淡一笑:“战场厮杀,本有胜负之分。若败的是我赵国,被斩杀的便是我赵国的军民了。且李牧早已亡故,时隔多年,仇恨也该化解了。”
头曼问道:“你三晋盟虽能人众多,至今仍无一块栖身之地,有何条件与我结盟?”张良昂首道:“诚如大王所说,三晋盟今日无一块立锥之地。然我盟中能人异士众多,又有三国后裔作号召,只须有人领头登高一呼,便有三晋子民云集响应。到时我三晋复国,版图不会小于你们匈奴。希望大王借雄师五万,助我三晋完成复国之愿望。”
头曼不动声色问道:“我助尔等复国,我族有何利可图?”张良道:“必以牺牲粮秣,金银玉帛报答大王,在所不惜。”
右贤王哈斯额尔敦道:“蒙恬两败我族,把我匈奴直赶到这阴山脚下,才有喘息之地。可恨!可恨!我匈奴不求别的,只愿重回河套,养我牛羊马匹,不知先生肯否?”
这割地的事可不是能轻易应允的。张良大为犹豫,沉吟一阵,说道:“滋事事大,须我盟主张耳方能决定。”
一旁冒顿忽问:“那蒙恬握兵三十万,北据长城,我匈奴至今不敢轻易南下。你三晋盟有何人能敌那蒙恬?”
此言一出,席间众人均默默无语。只因他们均参与过秦匈大战,被蒙恬打怕了,一听此人名字心下便怯了三分。
张良朗笑道:“诸位多虑了。别人怕他蒙恬,我三晋盟却不怕。只因我盟中,新加入一位智将,可敌蒙恬。”众人齐问:“何人能敌蒙恬?”张良缓缓道:“此人乃是李牧之孙,纵横大师鬼谷悬策高徒李左车。”
那李牧的名头,在匈奴人眼里一点也不逊与蒙恬。众人眼睛一亮:“有李牧之孙,必能敌过蒙恬。”
冒顿道:“只是蒙恬握有重兵,又有秦国太子扶苏监军,我匈奴带甲不过十万,纵借兵给你,恐怕也寡不敌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