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核武风云(2 / 3)
武器,这对于刚刚在一九七零年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美苏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
尽管印度政府极力否认该条消息的真实性,但还是引起了国际上的巨大反响。一些靠谱的不靠谱的猜测,再加上专业的和非专业人士们的分析,印度政府的一系列言行被陆续披露,印度政府是越描越黑,人们的怀疑是越来越大。
嗯,嗯,没错,仔细梳理一下,印度在核研究领域的举动实在是太可疑了。一九五五年,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加拿大同意向印度提供一个动力研究堆——40MW的加拿大-印度反应堆。虽然一开始反应堆是以和平用途进行交易的(至少在重水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但整个交易发生在任何国际政策对这种行为约束之前,并没有受到任何的监察。
事实上,印度十分谨慎地让这个反应堆避开了所有有效规定。印度拒绝从加拿大进口核燃料,启动了一个进行本土天然铀生产的计划,以确保对钚生产的绝对控制。如果是研究目的,这样的反应堆显然就太大了。它能够在一年内生产出制造一到两枚核弹所需要的钚。印度原来就是想利用反应堆来获取核武器所用的材料啊!
还有,特朗贝原子能军事机构的负责人巴巴博士在中国原子弹试爆成功后立刻在广播中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称:“拥有足够多核武器的国家就具备了吓阻更强大国家的能力。”就是这个巴巴一直在前台和幕后不断努力,而印度政府却默许了他的核言论。
还有,还有,一九六八年,印度投票反对了《核不扩散条约》,他们的谈判代表特里维迪提出了只要每个国家都遵守核不扩散并进行核裁军,那么印度也会。只要现有核国家拒绝进行核裁军,那么它们就会让其它国家在必要的时候别无选择地发展核武器。交换条件显而易见——印度只有在现有核国家进行核裁军后才会停止核计划。这不正显示出了印度的核外交政策吗?
现在已经不是六十年代的宽松时期,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关注核不扩散,限制核武器扩散到任何其它国家,印度被披露的核武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消息披露的第三天,加拿大便中断了对印度的核援助,终止了拉贾斯坦Ⅱ反应堆和哥达重水工厂的援建计划。美国也对印度实行了禁运,并表示将密切注意印度的核研究,并要求印政府公开其核研究计划,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开放其研究机构和反应堆。对于苏联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下台阶,他们一方面义正词严地澄清有关印度核武计划是苏联在帮助的猜测和谣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