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迷雾之后的真相(2 / 3)
被破坏严重的前线机场,一边派出空军频频降落在阿姆利则和帕坦科特附近的空军基地,白天飞去,夜晚又回,来往不断,制造着兵力集结的假象。
印军的反常举行动立刻引起了南巴联军的注意,不断传来的情报无疑显示印军要在阿姆利则和帕坦科特展开军事行动,也就是要向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和刚占领的克什米尔发动进攻。
联合指挥部立刻作出了部署调整,准备在这两个地方对印军的进攻进行抗击。但黄历却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直言不讳地对联合指挥部的部署调整提出了异议。
黄历的思考采取的是逆向思维,即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印度人,要在这两个地点发动进攻,会想达成什么目的?是否有胜算?在国际舆论明显偏向巴方一边的时候,在亚共体的援军即将开赴巴基斯坦的时候,向巴国土发动进攻,脑袋秀逗了,还是真的疯了?当然,从帕坦科特进攻也可以说得通,那就是剑指克什米尔,夺取失地。但这么明显的军事意图会不会隐藏着什么其他的行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战略布署看似是因敌而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也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吗?不喜欢,反正黄历是很不喜欢这种感觉。
黄历名义上只是顾问,但由于身份使然,他的意见没人敢不重视。联合指挥部经过再三研究讨论,也认为他的意见不无道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印度起初解放孟加拉,顺便肢解西巴的战略意图已经破灭,再向巴基斯坦领土发动进攻,无疑是不现实的。即便能夺取些土地,但能持久吗,国际社会干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援巴力量越来越强大,印度再次发动侵略显然是不太可能。那帕坦科特呢,克什米尔不同于国际上已经确认的印巴领土,就因为存在争议性,印军向克什米尔进攻便不会被称之为侵略。
嗯,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印军的战略目的基本上可以确定,如果我是印度人,也会做出这样的判断。进攻克什米尔,占领一部分土地,破坏巴方准备将其交给联合国部队和观察员,用公投的方式彻底地、名正言顺地解决其归属。
阿姆利则方向的印军集结应该是一次战略欺骗,就算不是欺骗,巴方暂时失去一些土地,也会很快再夺回来。那么,帕坦科特就会是真正的主攻方向吗?有了一次慎重的考虑,联合指挥部便不再轻下结论,而是将军队的位置进行微调,并继续加强了侦察工作。
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美国的卫星情报令联合指挥部的视线转移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