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7 / 22)
第22代1776-1800(干隆四十一—嘉庆五)正祖李祘(正宗)健陵庄祖之子,承真宗嗣孝懿王妃(清风金氏)
第23代1800-1834(嘉庆五—道光十四)纯祖李玜仁陵正祖次子纯元王妃(安东金氏)翼宗李炅绥陵纯祖之子,谥号孝明世子(文祖)神贞王妃(丰壤赵氏)
第24代1834-1849(道光十四—二十九)宪宗李奂景陵翼宗之子孝显王妃(安东金氏)
第25代1839-1863(道光二十九—同治二)哲宗李升睿陵全溪大院君第三子哲仁王妃(安东金氏)明宪王妃(南阳洪氏)
第26代1863-1897(同治二—光武元)高宗李熙高宗李熙与世子李坧洪陵思悼世子曾孙兴宣大院君之次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明成王妃(骊兴闵氏)
大韩帝国皇帝(李朝)
第1代1897-1907(光武元—光武十一)高宗太皇帝李熙洪陵光武十一年被迫退位,朝鲜国除后封德寿宫李太王明成皇后(骊兴闵氏)
第2代1907-1910(隆煕元—隆煕四)纯宗孝皇帝李坧裕陵朝鲜国除后封昌德宫李王,为日本皇族。王号传弟李垠(李王垠)纯明皇后(骊兴闵氏)
晚明野史家眼中的佛郎机人
古代中国并非封闭的令人窒息的国度,国内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和国际间异质文明交往从未中断过。明代中后期中外交往愈加频繁,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尤其是在弘治、正德之后,皇帝大多昏聩怠政,朝廷对社会的控制渐趋松弛,经济、文化上相对独立使得知识阶层得以游离于官方主流政治秩序之外,野史笔记逐渐勃兴,野史记载范围非常广泛,取材非常丰富,记载空间从内地向边疆甚至海外大大扩展,《行在阳秋》《南诏野史》、《朝鲜复国经略》、《狩缅纪事》、《明末滇南纪略》等有多处边疆和异域记载,有些野史中有倭船驶华及有关琉球群岛的记载。晚明野史撰述颇具世界眼光,反映明人的世界视野,这是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大环境相适应的。在明代被称作佛郎机的葡萄牙是较早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欧洲国家,《明史·佛郎机传》对此有专门记载,而较早注意佛郎机人的野史著作是叶权的《贤博编》和王临亨的《粤剑编》。
叶权(1522—1578),字中甫,安徽休宁人,代表作是《贤博编》、《沙南集》、《平倭策》等。其中,《贤博编》是他游历吴越、福建、岭南等地所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