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永不言老的武后(2 / 4)
招牌动作,如今已经被他学过来了。
“敬业,把老刘头的这个明发下去大家传阅。嘿嘿,他这尊大神往下头一压,大家都得好好掂量一下,省得浪费我的唾沫星子。对了,别忘了给五哥送过去一份。想当初我压着硬是不让他退休,看来还真是正确的选择。”
面对得意洋洋的李贤,李敬业简直是无语,出了东宫正好遇到联袂前来的上官仪和郝处俊,他顺便就把这件事提了提。结果那两位齐齐露出了郑重其事的表情,彼此交头接耳了一阵,竟是二话没说就原路返回,让他怎么都摸不着头脑。
面对求言令这个既成事实,武后很有些恼火,只不过看看人家都是慷慨激昂地讨论大事,似乎没什么人再揪着太上皇后就应该退居深宫颐养天年,她这才勉强认可了儿子的“胡闹”。当然,她心里不是没有疙瘩的。
不懂军事不意味着武后就不想插手军队,否则,她亦不会对程务挺如此看重。历来打天下都是靠的军队武将,虽说如今乃是承平年间,但若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把持军权继而发动兵变,那种后果足以让她脊背发凉。所以,她的一只眼睛,始终狠狠盯着大唐那些名将们。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李贤被召来了之后,武后当头第一句话。对于老妈的浓厚警惕心理,李贤当然能够理解,少不得分析了一下其中的情况,然后上升到民众国家的高度进行阐述,随即又点穿,这样一件利民惠民的事,会有无数人感戴朝廷的恩德。
武后对于民心归己这句话还是听得进去的,然而,她亦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不是我疑心如今这些将领,他们自然是可靠的,但谁能保证之后的接任者也能个个矢志忠诚?当初太宗皇帝和承乾乃是父子,尚有谋逆之心,何况别人?”
这就说得很入骨三分了,同时也是李贤最操心的问题。他当然不能说什么大唐外出打仗的将领家眷全都在本土,算是留了人质——这心狠手辣的主儿谁会在乎什么家眷?他也不能说,可以外派内侍作为监军进行制约,无数事实证明,军队里头决不能有两个声音。他更不能说什么换兵不换将,让军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也就是宋朝发明的愚蠢法子。
“母后所担心的事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是哪一朝哪一代都没法避免的事。要说这隋朝何尝不是府兵,结果还不是内乱?所以归根结底不是兵制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就比如现在,有母后在,谁会想着谋逆?”
他小小捧了武后一把,心想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