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热闹的东宫崇文馆(3 / 4)
喧闹声,让这个向来严肃的地方充满着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气息。而崇文馆的作用也从往日的陪着太子读书,变成了一大堆各色孩子的课堂。
对于这种程度的小伎俩,武后一笑置之再不过问。而这种皇族和公卿子弟混杂同教的方式往日也不是没有过,只不过没有现在这么突出,群臣们私底下议论了一阵也就罢了,没有人打算在这种细枝末节上和储君过不去。倒是李弘欣喜得紧,闲来无事视察了好几回东宫,其实根本目的却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儿子。
而李贤私底下和李敬业几个喝酒的时候,却吐露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所谓上层建筑决定主流思想,虽说他们和你们不一样,但既然是在我这东宫,少不得会多受那么一点熏陶,之后这些人兴许会有出将入相,兴许会有地方官员,这行事说不定会带上我的那么几分气派!公卿子弟之间除了世家通好的交情,这再交几个知心朋友,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也是好事!”
李贤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言语少不得引来了其他人的一阵哄笑,但细细想来,无论是李敬业程伯虎,还是薛丁山屈突仲翔,抑或是如今正在忙活着当孩子王的周晓,心中都生出了一丝感触。这少年的友情虽说在成年之后会微不足道,但有总归比没有好。
况且,他们这些人之间兄弟般的交情,不是到现在都还没有褪色么?
尽管李贤尽量平衡文武,但太平盛世,大多数公卿贵族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文官,因此崇文馆好几十个大龄学生中,真正对习武和兵法相当感兴趣的,也就是一个薛楚玉和李杰,后者还是宗室子弟。结果,当李贤亲自下场和十三岁的薛楚玉较量过一次之后,呼啦啦一下子多出了好些对舞刀弄棒感兴趣的,就连他的几个宝贝女儿也死缠烂打地要练武。
随着薛仁贵带着人前去安西大都护府上任,裴行俭坐镇凉州对抗吐蕃,弥漫在西北天空中的战云也就渐渐厚重了起来。这一回李贤没了前两次东奔西跑的兴致,因为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说调运粮草,比如说赈灾,比如说暗地里会见从剑南过来的吐蕃贵族使节,比如说接收某位吐蕃赞蒙的私人信件。
那位他曾经在树敦城见过的赤玛伦·没庐,如今已经成了吐蕃赞普的妻室。当然,人家写信名义上是为了给病重的文成公主报信,其实却在字里行间透露了许许多多重要的消息。
比如说吐蕃西进东突并非赞普所愿,比如说赞普已经年长可以执政,大权却依旧旁落,比如说那些骚扰河西和吐谷浑的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