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南洋劝业会(4 / 5)
大量的产品,掐住源头等于是大部分商品都被剥削了一道。
看到中国出现了一个可以制碱的竞争对手,仆内门公司自然是坐不住了。
仆内门公司中国总经理李德立提出的这个收购意愿,显然是要兼并淮阴制碱厂,走的是托拉斯路线。
江渝自然不可能把制碱厂出卖掉,他的制碱技术都不止这点钱,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洋吉利国制碱业就等着滚出亚洲吧!
被拒绝的仆内门公司恼羞成怒,很快就从洋吉利国本土调来大批纯碱,悍然发动了价格战,然而他们显然缺乏调查,不明白江渝的背景和财力。
要打价格战江渝不怕他们,但江渝没必要亏本和他们竞争,因此来了一个祸水东引,把战火引到了东洋国。
华东集团在东洋国的纯碱销售量并不高,东洋国人还是习惯性的使用洋吉利国人的纯碱,华东集团的纯碱在东洋国一降价,仆内门公司不得已也只能跟着降价。
然而仆内门公司占销售量的90%,华东集团只占10%,等于是华东集团亏本1块钱,仆内门公司起码要亏10块钱甚至更多,因为仆内门公司的制碱技术相比华东集团来说已经落后了,再加上是从洋吉利国运来的纯碱。
为了打这次价格战,仆内门公司从洋吉利国调来了大批纯碱,以仆内门公司的预计,这批纯碱倾销到市场上,应该能让淮阴制碱厂妥协了。
然而结果却是,当仆内门公司卖完了所有纯碱后,淮阴制碱厂依旧开得很滋润,工厂依旧在全天生产。仆内门公司却为了在东洋国围堵中国纯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果不围堵的话,意味着将在东洋国被被突破,淮阴制碱厂依旧可以通过东洋国市场土壤,那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但为了围堵东洋国市场上的中国纯碱,仆内门公司付出了比华东集团还要惨重十余倍的损失,而东洋国的纯碱需求量又是亚洲当中比较大的国家。
仆内门公司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们也撑不住了。
股东们显然发现,以洋吉利国遥远的距离,要垄断亚洲制碱是一个多么可笑的奢望,光是运费的成本就能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但不想放弃亚洲市场的仆内门公司,很快就派人联络了淮阴制碱厂,这次不是托拉斯模式了,而是和淮阴制碱厂玩卡特尔模式。
即双方签订市场份额、价格。
这次是李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