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华东商会(2 / 5)
经济上有一种效应叫“涓滴效应”,即高收入群体进行消费,从而将养分一层层的传递给低收入群体。
如果外资投资了很多产业,那么等于就是“漏水”,而且是不断的漏水,届时虽然表面上繁荣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反而会造成很剧烈的内部矛盾,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因此江渝根本不引进什么外资,反而对外资极为排斥,两淮行政总署在工商税方面定得很高,但对于民族资本商人,又有退税政策。同时通知了下面的行政人员,给外资办什么手续之类的,能卡就卡,能拖就拖,老子玩死他们。
为了培养出一批能为民族服务的民族商人,江渝并非是中国商人就接纳,而是在这些中国商人当中进行挑选,那些乱七八糟的洋行买办商人,以及那些不道德的商人是排斥在外的,能入江渝法眼的,则拉进“华东商会”当中。
华东商会是江渝组织的一个具备纪律约束性的商会,加入华东商会的成员,必须遵守各项规定。
首先不能购买外国奢侈品,如果要购买必须向商会申请,如果那些奢侈品实在需要,中国又没有出产的,可以允许购买一些。
同时资本要有国界,不能像国际资本那样没有国界,也就是说加入商会的商人,不能将资金抽逃出国。
再则加入华东商会的商人,在生活上不能太铺张,对于社会紧缺资源,不能过度占有,以免造成内部矛盾。例如房子,不能超过三栋,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50平米。女人也是社会紧缺资源,因此禁止他们三妻四妾,忍不住可以上青楼,也可以娶几个洋妞回去。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切资本以服务民族为重,必须服从商会会长的指挥,民族面临困难时必须解囊。
作为回报,江渝则将对他们开方便之门,对他们大力扶持,并与他们一起进行金融围猎、投资。
华东商会的成立,类似于西美洋国共济会。
商会除了吸纳有民族意识的民族资本商人,还吸纳各种社会精英,同时还将成立海外分部,发展海外成员。
商会分核心成员与外围成员,只有核心成员能接触到决策层。
商会规模越大,人脉就越广泛,渠道也就越宽。一个目标制定下去,马上就能调动大量人脉,马上就有专业的精英拿出一个完整的施行方案。
当商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市场上要谁死谁就得死,绝对得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