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海外生产兵团(2 / 4)
为日本经济复苏带去巨大的贡献。
特别是战争爆发后,朝鲜、越南、暹罗这些附属国都拿到了不少轻工业订单,但是日本的订单并不多。
显然中华民国也是为了让日本多提供点妇女,同时多提供些炮灰。男人到战场上去当炮灰,女人到战区去援交,这就是当前日本的分工。
此时日本统治者,也觉得日本人口太多了点,小岛国很拥挤。经过十几年的疯狂生育,日本人口已经暴增到了一亿左右。如今的日本,就像是被中华民国圈养在一个小岛上的牲畜一般。养肥了就宰,太瘦就再养养。
在俄国也是如此,俄国接到的订单并不多,大量妇女也去战区卖肉了,俄国显然也能提供不少炮灰。
至于解放亚非这种低烈度战争,又是一个场很正义的战争,自然就由中华民国自己完成了。
有难啃的骨头,自然会让那些炮灰上阵。
日本和俄国,这两个国家的炮灰是最能打的。至于其他不太能打的第三世界成员国,就生产中华民国给他们的战争订单好了,军队只需要派遣定额就行。
这样的分工制度,使中华民国能抽调更多的劳动力应用于战争当中。为了加快建设,那些附属国也大量派遣劳工到中华民国的工地上参与建设。中华民国同样也支付给他们战争券,战后可以消费。
中华民国再一次掀起了第二次海外劳工使用浪潮,之前有一次,但经济萧条过后都遣送回去了。
这次战争时期,建设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三百多种对战争没什么用的商品都被禁止生产了,人们的消费也压到最低,但每个劳动力都被分配去干活,就是连妇女都被大批大批的动员进工厂工作。
相当于整个社会的消费被压到了最低,但每个人却又都在生产建设。
一方面被战争消耗了,一方面劳动力投入到了战争潜力提升上,这些提升战争潜力的工程战后很多都是可以转为民用的。还有一部分,被中华民国投入到了民用设施建设上。
这是一个建设效率最高的时期,自然要抓住机会。
就如黄河治理工程,在战争期间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还扩大了规模。并且成为了重点工程。
这主要是中华民国在搞风水方面的建设。
中国也就是三条主要龙脉,一条是北方黑水,主死,称之为北地煞。一条是南方龙脉,称之为南天门。这两条龙脉都比较坑,南方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