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观兵(一)(2 / 3)
巾,将满头大汗擦掉,只是刚擦干净,新的汗水又流了出来,直到连用六次丝巾,汗水才渐渐小了下来,王福望了望自己身后的距离,也不知自己跑了有没有三百米,心中苦笑,现在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
喘息了半天王福才觉得身体慢慢恢复,向田成问道:“还有多长时间上早朝?”
“早朝?皇上不是说不用早朝吗,有事大臣直接上奏,或入宫向皇上禀奏就可了。”田成不解的道。
“哦,朕一时忘了。”想了想,王福道:“传朕旨意,从明天开始恢复早朝,时间就定在辰时三刻,每五天轮休一次。”
崇祯时,几乎是一天不拉的早朝,而且早朝时间从卯时开始,不但皇帝辛苦,百官更是辛苦,效力却低下,国事日渐下滑,其实王福也不认为需要每天早朝,许多事情不可能在数百人的大殿能够议清楚,倒不如召集主要的大臣在小范围商议,嘉靖,万历数十年不临朝,依然牢牢将权力掌握在手中。
不过,早朝与否,是所有臣子判断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准之一,而皇帝是否勤政又是判断皇帝是否贤明的标准,弘光刚登基不久就废了早朝,无疑让一些正直的大臣失望,好在时间不久,王福大可以将自己在大臣心目中的形象扭转过来。
只是要让王福象崇祯一样每天天不亮就上朝肯定做不到,将时间推迟到辰时三刻正好而五天休息一天正是汉唐时期的早朝制度,也可以堵住大部分官员的嘴。
而这一切,王福只不过是想给自己逃路时更多一些机会而已,一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去,若他象历史上的弘光一样一直碌碌无为,即使想逃到海外恐怕也没有人跟随。
王福一句话,宫里的太监可就要跑断腿了,京城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数百人,他们必须将皇帝旨意一个个传达,好在皇帝虽然不上早朝,但各处衙门都要办公,有不少官员都集中在各个衙门里才省了一些路程。
传完旨意,田成又屁颠颠的跑到了王福的身边,他是福王府的老人,入宫后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帝心腹,成为仅次于原先南京首领太监卢九德的大太监,若论与皇帝关系的亲近,他还在卢九德之上,只是他却不敢丝毫懈怠,瞄上他位置的人太多了。
“皇上,今天要做什么?”田成小心的问道。
“田成,朕问你,朕的内库有多少银子?”
田成听得一惊,皇上不是要查帐吧,幸好自己接掌内库没有多久,也没有多少贪污:“回皇上,内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