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沙皇之死(2 / 4)
挥,准许其扩充队伍,镇压各地烽火四周的起义军。
对于沙皇来讲,眼下对付拉辛才是头等大事,西伯利亚丢失固然可惜,却远没有剿灭拉辛来的重要,戈杜诺夫手中数百名精锐的哥萨克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自然需要安抚。
俄罗内战打得难分难解,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是好消息,更是加大了对拉辛的支持,有了大明源源不断扔武器支援,拉辛的装备反而更胜沙皇军队一筹。
攻下下诺夫哥德镇后,拉辛的军队再次扩大,全军达到近十万人,对外宣称二十万,开始向莫斯科方向进军。
雪上加霜的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眼见俄国内乱越来越大,毫不客气重新出兵乌克兰地区,刚被俄国征服不久的乌克兰各地对于波兰人的进入群起响应,纷纷绞杀沙皇派遣的乌克兰官员,俄罗斯帝国显得危机四伏。
罗曼诺夫王朝才刚刚经历两代,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并不是一个无能之人,相反还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他亲政时期,俄罗斯进行了宗教改革,扩大了俄罗斯在欧洲的影响,在大牧首尼康试图将神权加于皇权之上时,他又毫不客气的将尼康流放;在1649年,颁布了法典,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规定了处理办法,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他改善了军队装备,将火枪推广到全军,为了应对邻国危胁,他亲自率兵出征,攻陷里加,又在东乌克兰和土耳其数次交锋,最终以俄罗斯取得胜利告终,将东乌克兰正式并入俄罗斯版图。
只是俄罗斯落后的经济实在有点配不上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雄心壮志,因为连年征战,国库空虚,他不得不数次加税,先后导致盐商暴动,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等起义,这次拉辛的起义,同样是俄罗斯连年征战的恶果。
历史上,沙皇的军队在去年就击败了拉辛的主力,幸运的镇压了拉辛起义,这次有了大明在背后推波助澜,拉辛非但没有击败,反而更加强大。
面对拉辛强大的军事压力,俄罗斯不少大贵族纷纷动摇,一些人已经收拾东西逃跑,连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亲信大臣也劝他迁都,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却决定再次率领大军亲征,他坚信凭着自己的身经百战和数十年统治国家的威望,一定可以击败只是一名普通哥萨克军官出身的拉辛。
弘光二十八年、公元1672元五月,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率领的大军与拉辛的大军在离莫斯科一百公里左右的平原上相遇,此时沙皇有三万大军,其中有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