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水师(3 / 12)
不妥协的强硬路线。福建朱一冯为此和他大吵了好几次,只是两人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既然倔不过黄石那朱一冯也就只好妥协。
现在福建省近三万陆面官军中,两万官兵是属于救火、磐石、选锋、天一四营的野战部队,剩下的一万将士则是海防部队。福宁镇把生产出来的大批九磅炮运输到福建的各大港口,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海防炮台。和水师一样,福宁镇的陆军炮兵也是发展最快的兵种,短短几个月福宁镇就拥有两千多人的海防炮兵,已经超过了海防部队的十分之一。
黄石的策略就是建立一系列的海防据点,用这些据点来监视河流入海口等适合海寇登陆的地点,它们主要凭借炮火进行自卫,小股海寇拿他们没有办法,就是在大队海寇面前也有坚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这样福宁镇四个营的野战军就可以部署在二线,如此他们就可以得到休息的时间,也可以随时出击救援那些被大队海寇攻击的据点。五月,郑一官和刘香七就曾联合攻击漳州附近的官军据点,结果远在啃下官兵的乌龟壳前,驻扎在漳州的天一营就闻警赶来,登陆的海寇也就只有再次落海而逃。
自从福建布政司和福宁镇发出绝不妥协的宣言后,海寇的迅猛发展也就得到一定的控制,甚至还有个别混迹于海寇中的前福宁军官兵也偷偷溜回家,然后辗转投奔新建的福宁水师而来。到哪里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既然朝廷看起来不愿意赦免海寇,那么其中的一些人自然也不肯在没有前途的地方混下去。
“嗯,非常好。”黄石看过这份报告感到很满意。这几个月来福宁军在大陆沿海设立起越来越多的海岸警戒哨,但他们发现的违禁出海事件的总数却变得越来越少。根据军情司的汇报,盘踞在厦门、铜山等岛屿的海寇的粮食储备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什么增加,或许逆转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
朱一冯本打算用行政命令迫使沿海人民内迁,整个计划除了不杀人以外,黄石觉得和满清的禁海令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当时就问朱一冯如果有渔民恋栈家园不肯离开怎么办,而朱一冯的回答就是出动官军拆除他们的房子,然后把他们当作盗贼押解往内地。
黄石坚决反对这个计划,因为很多福建渔民就靠打鱼糊口,强迫他们内迁就是让他们的老婆孩子挨饿。黄石认为这样肯定会把大量的良民驱赶到海寇那边去,所以他就又向朱一冯推广他的“义民”论,黄石把所有响应福建布政司号召撤向内地的渔民都定义为“义民”,然后从靖海大借款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