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勾结(9 / 14)
宁镇标准的工厂来,然后生产福宁镇需要的货物,福宁镇也会因此向他们的产品付账。
黄石不介意商人把富宁镇工匠的薪水打在商品成本里,此时黄石想扮演工会的角色,从而避免封建壁垒再把工匠圈起来。这些工匠们都是福宁镇的军籍,那么他们也就可以在这些企业里流动起来。
除此以外,黄石还打算趁机收个人所得税,让租借出去的工匠上缴一部分工钱充做福宁镇的军费,这不也是一笔财源么。这些商人不可能只为福宁镇生产货物,只要他们雇佣的都是福宁镇训练出来的工人,那黄石就开辟出了一块新的税源。
最妙的是收这笔税还可以轻松地绕过大明律。从理论上说,福宁镇的军户本来就是福宁镇的财产,黄石把他们租借出去的所得当然是军镇所有,根据黄石设计出来的条例,工人的所得税平均下来大概会在百分之四十左右,但谁不得称赞一句“黄帅厚道,把租借费的六成都赏给工匠了。”
“我们福宁镇最迫切需要的肯定是船只,不但现在需要,而且以后也需要大量的海船。”柳清扬随即就交代起福宁镇的所需,造船会带动其他的行业,比如船板、船帆和钉子,这些又会带动起木材、锯条等。总之,福宁镇现在的两万多工匠干的活都是有用的,柳清扬希望闽商能开办各种工厂,把这些工匠统统租借走。
闽商交头接耳了一番,在他们看来这个条件除了麻烦以外,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福宁镇还给出了一个很诱人的条件,那就是技术免费转让,租借工匠的时候福宁镇会把这么多年的科研结果统统白送给商人,而且福宁镇还提出了一个“专利”概念,以保证各位商人的利益。
“以后福宁镇的所有订单,都只下给租借军镇工匠的老板,哪怕是一张桌子、一条板凳,只要有老板卖,我们就绝不跟外面买。”柳清扬抛出这个保证后,商人们已经开始心动了,自古以来就是做官商最有赚头,何况黄石的信用一向很好,看起来花销也很大。
不过柳清扬的包袱还没有抖完,黄石给他的命令是要把闽商也统统绑上黑暗理事会这条船,所以柳清扬就有开始推销起理事会来了。
“凡是参加这个理事会,那就要让理事会免费入五成的股。”柳清扬这话一出,顿时把在座的商人都惊得直打哆嗦,这白拿走的股份未免也太多了吧,不过他们都有礼貌地等着柳清扬把条件都说完。
“如果一年的纯利在一百万两银子以上,理事会就要拿走五十万两,如果一年的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