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父兄(上)(3 / 4)
—她是城中仅有的一家青楼的台柱——正拨弄琵琶,婉转而歌。然而在熊熊炉火、觥筹交错和醉言乱语的喧嚣覆盖下,没人能听清她到底在唱些什么。
从热水中捞出酒壶,给喝干的酒碗满上,一仰脖子,赵瑜一口把酒灌下。
“二弟!”坐在一旁的赵瑾笑着劝诫,修眉俊目中藏着得意,“你有伤在身,别喝得太猛。”
“多谢大哥提醒。”赵瑜漫声应着,又斟满了一碗。举碗对着赵瑾,“还没恭喜大哥定下一门好亲。”
赵瑾也拿起酒碗,悠然道:“既没换帖又没下聘,现在贺喜……早了点。还是为二弟你这次的功劳喝一碗罢。”说完便一饮而尽。
赵瑜却放低了持碗的手,摇头道:“我哪有什么功劳?若非兄弟们拼命,我早死在城头上了。这碗酒……应该敬给战死的兄弟!”手一翻,深色的酒浆泼洒在地面,立刻就渗了进去。他甩手把酒碗丢在桌上,不理脸色铁青的赵瑾,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向赵橹告个罪,便向门外走去。
外面的庭院分外空寂,湿冷沉重的空气仿佛幕布把喧闹都堵在了大堂中。前面远处的大门上灯笼高挂,两个守门士兵挤在一起,默默地吃着晚餐。虽然两人看上去有些惨淡,但比起身后的美酒佳肴,赵瑜更愿意同他们一起喝着冷酒。
他拍拍因酒精开始胀痛的左腿,随后准备起步离开。
“二郎。”有人叫了一声。赵瑜转头,是赵文追了出来。
赵瑜朝他笑笑:“机会难得,怎么不多享受一下?”
“那二郎你为什么要出来?”
“里面太热太闹,我又多喝了点酒。”赵瑜笑着,“在大哥身上呕吐可不是件有礼的事。”
赵文沉默着,突然叹了口气,“……不过是大郎要跟郑家结亲罢了,何必耿耿于怀。”
“呵呵……连文兄弟你都这么想,那大哥也不会怀疑了。”看看瞪大眼睛的赵文,赵瑜笑得更加灿烂,“我有那么小气吗?”
“原来二郎你都是装的!”
“不全是。”赵瑜回头看看灯火通明的大堂,拉起赵文,“我们还是边走边说罢。武兄弟带人守着钟鼓楼,恐怕孤单的紧。”
赵文扶着赵瑜,慢慢走在去钟鼓楼的路上。
跟擦身而过的巡城兵士打个招呼,赵文问道:“文兄弟,在你看来为什么郑九突然要跟我家结亲?”
“……是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