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白山黑水(四)(2 / 6)
几个同时退役士兵们一起,在吉林行省用军功换来了大片的土地进行屯垦,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而想做史官的李乾,却阴差阳错的进了职方司,十几年来走遍了塞外的山山水水,成了职方司中首屈一指的东北地区山川地理方面的专家——皇宋地理学会的会员中有许多是喜欢游山玩水的闲人,但还有许多是隶属职方司的成员,李乾便是其中之一。
既然都是在生活工作在东北,两人的友情也便没有丢下。每隔两三年,李乾就会抽空拜访一次宁易。同时平日里,两人也会互寄邮件,一点邮费的支出,在身家丰厚的两人眼里却也算不了什么。
时隔两年,两人再次见面,惊喜是免不了的。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宁易让一个奴工先跑回家报信,便丢下了农事,拉起李乾便往家去。
李乾被宁易拉着往村中走去。他两年前来桓州的时候,路边刚种下的两排白杨树才一人多高,但到了如今。已经有三五丈高,碗口粗细。茂密的树冠两边夹持,用树荫覆盖了通向村屯的道路。
‘时间过得还真快!’李乾感慨着。
大宋军屯村寨的内部式样一般是从一个模子倒出,不过外围的防御体系却是因地制宜。而宁易担任屯长的这个村寨则格外坚固。只拥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子外围却有着高墙深垒,四角甚至还有凸出去的棱台,都是这些年的农歇时,由宁易带领全村老小一步步修葺起来。这样的防御体系,不拖着大炮来攻,少于千人的队伍就别想在十天半个月内打下来。
而宁家的宅院,便位于村寨的大门内。前后三进的院落,在南方就算普通点的乡绅富户也难修起。但在只会嫌地多的东北,却是村中每一家都能拥有。
“十四伯来了!”
两人一进门,得到消息的宁易浑家便迎了上来。那是名典型的农家女子,粗手大脚,容色不算出众,晒得黝黑的脸上还有两团农家红。但体型却是个能生养的。她是与宁易一起来此驻屯的一名士兵的妹妹,娘家也就住在这做鸭渌江边的小村中——如宁易这般迁居到东北屯垦的前军人,多半结了亲家,村中十几户、几十户都用血缘连起,合力对付外敌。
宁易的浑家迎上来时,李乾就看到她背后的一名女奴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从裹着的襁褓质地上看,应是宁家嫡出。
“又添了一个?!小子还是闺女?好福气啊!”李乾笑着向身上摸了摸,便掏出一个四时庆喜的长生金牌来。他也是老江湖,当然知道有备无患的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