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传承(二)(3 / 7)
算出奇。
这些年来,北京城内外的建筑越建越高。从太行山中开采出来的石材运抵京中,再加上水泥和钢筋的大量运用,城外新区中的出租公寓,普遍达到了五层六层。按照最近颁布的新制衡度,基本上都在二十公尺上下,甚至超过了北京城墙的高度。
如果不算揽胜楼这样的大酒楼,顺天府如今逐渐就形成了城外高,城内低的局面。不过比起居住在高楼上的狭小空间里,独门独院的宅邸总是更受人欢迎。但京中地价房价腾贵,外来的普通百姓买不起独门的宅院,就算低品级的官员也是一样买不起,所以都只能住到多层的公寓中去。
随着居住地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别的不论,就是在前朝,粪便等污物,并不是排进下水道中,而是有专门的粪车粪船来搜集,从城中居民手中购买,再转卖给城外的农民,虽然粪钱每天一文两文的看起来不起眼,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从事这项工作的,在大宋的各个城市,粪行行会都是个很大的势力。
但到了北京立城,就禁止了粪车进出城中——粪水是传播疾疫的源头之一,同时也不符合卫生。污物通过下水道流出京城。而如今高楼林立,下水管道更加精巧,从楼顶一直连到地下。比起旧时,干净整洁了许多。
赵师弘和吴陆上了揽胜楼楼,却没有去更高层。在揽胜楼上,每高一层,菜价便贵上一分。若是在第七层上。就算一人独酌,少说也要吃掉十几贯的银钱。
两人就僻静角落中坐下,揽胜楼上,各张桌位都是以屏风围起,却像一个个包厢一般。且揽胜楼的梁柱中,在建造时就埋设了密密麻麻的铜质管道,冬季通热水,室内温暖如春而无烟火气,在现在的夏时,则通冷水,楼中则是十二分的凉爽宜人。
对于这座京中排名前五的大酒楼,赵师弘是熟门熟路,连他坐得位置也是两年多来固定的地方。随便点起了几个招牌菜,要了一壶淡酒,赵师弘便安稳的透过窗棱观赏着揽胜楼周围的景色。只有在这个角落,他才能感受到难得的宁静。只是,他的宁静却一下被打破。
“这是什么烂货?!这也叫船?!”
随着一声惊动整个揽胜楼的大吼,一打厚厚的蓝色图纸被丢了起来,在空中飘散,其中一张飘飘荡荡落到了赵师弘这里。
吴陆捡起来呈给赵师弘,只见图纸上面全是线和数字,他一个外行人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但听隔壁传过来的吼声,这应是船只图纸的一小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