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白山黑水(完)(2 / 6)
不绝。
虽说在夏天,因为天气炎热,尸首从来都不会拖到三七以后才入土。但到了七月中,老封翁的头七、二七已过,三七、四七也都过了。就算撒了再多的玉露香精,堆了多少石灰,灵堂中的尸臭也是难以掩盖,但依然没有下葬的意思。因为多少人都在等着,远征西土的当世名将,宁老封翁的长子的归来。
这天的一大早,江甸屯的老老少少都忙碌了起来,连念经的僧道也是摇头晃脑将声音提得老高。昨夜宁易提前遣来的亲兵,已经将他行程报予家中。为了奔丧,从接到丧报的那一天,宁易便带着一家妻儿老小日夜兼程赶来。他没有选择走陆路,而是先坐有轨马车到了天津。又在天津港包了一条车船。渡海入鸭渌江。沿江上溯,只用了十三天,就到了桓州港。他的一大家子,最小的只有两岁,若不是走水路,从陆路绕过两千多里,肯定就要拖过他父亲的七七。
由于有着从保州港,借用驿站马匹提前赶来的亲兵报信,在桓州港中,宁家早已准备好了几辆马车还有几名善骑的家丁在等候。众人都在耐心等待,到了午前,一匹快马从桓州城方向奔来,骑手还没下地,就连声说道:“来了!来了!”
宁家的二子宁建,率众迎出了村外,很快,几辆车马就从远处的官道上疾驶而来。一名骑手在前面打头的。等到进了,众人才发现那竟然是宁破虏宁将军。
宁易他套了身临时裁剪的粗麻布,到了村口,也不看一众迎接的乡人,直接冲进了村子。在家门口跳下马,便奔进屋中。伏在灵柩前,哭得涕泪横流。
“真是孝顺啊!”旁观的人们赞叹着。
伏地哭了一阵,几个宁家的亲友将宁易搀扶起来。宁易擦了擦眼泪,与一众亲友一一见过。
由于有着大批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亲友帮忙,一应丧事办得热热闹闹。五七下葬,也是做得声势浩大。上千人的队伍,从江甸屯一直拖到宁家的坟地中。逝者入土为安,喧闹了一个多月的江甸屯。也终于清静了下来。不过外面清静了,宁家内部却要忙起来了。
宁易的生母早亡,一个县君的封号只能在灵牌和墓碑上享受。刚刚过世的老封翁也没有再娶,或是将妾室扶正,而且他在世时,并没有提前分家。所以当他过世后,几个已经成家的儿子,还有一个未出嫁的女儿便是要瓜分他的家产——按照宋律,出嫁的女儿已是外人,并没有资格分产。
宁易是宁家长子,同时又是显贵,按理说应该可以拿到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