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传承(完)(5 / 6)
如果真的要挑选皇孙的话,只会便宜了岐王!”
赵瑜的皇孙百多人,其中便以岐王最为出色;太子赵伯铭的嫡长子、被封为南阳郡公的赵师极,比起赵师弘来差得很远——除非比得是造桥建殿,不然没人会认为赵师极可以与洪武皇帝的嫡长孙一较高低。若不是赵师弘一直保持低调,长子已经九岁的他,早就会惹起太子的忌惮,被赶到海外去了。但在赵伯铭日渐不支的现在,赵师弘的存在其实比到处蹦跶的肃王、莒王更为危险。
“说得那么多,还不直接点……”坐在角落中的一人突然开口。
宁易随即问道:“如何直接?!”
“举兵!清君侧!请官家做太上皇!只要太子当上了皇帝,就算只有一天,那南阳郡公就有了继承大统的权力!!”
听到这件疯狂的提议的众人一下震晕,只有宁易心神尚算稳定,大喝道:“闭嘴!你这等于是几只老鼠想给猫儿带上铃铛。”
“举兵?!清君侧?!”
“谁去做?!谁敢做?!”
“官家不是赵祯那等按部就班继承大统的太平天子,他是带着一群兄弟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开国之君。挽救了大宋危亡的明主!”
“官家已经坐了四十多年的龙椅。如今大宋近三亿的人口中,几乎有九成以上的子民,从来没有经历过其他的年号。”
“出生时是洪武年间,上学时是洪武年间,娶妻生子是洪武年间,等抱上孙子还是在洪武年间!”
“洪武!洪武!一直都是洪武!”
“历史书上的什么外敌入侵,什么民不聊生。对如今的士民来说,根本是另一个世界上的事。他们只知道洪武官家!只认识洪武官家。我问你们,你们哪个能在官家面前说句囫囵话的?”
宁易一通怒吼,将自己心中的恐惧都毫无保留的吼了出来。在大宋的子民们心目中,只要一提到皇帝、官家、天子,不会想到别人,那就是洪武皇帝!如此在士民中的地位,赵瑜不是半神,而是真正的神明,一直处在云霄中的神明。
就算起兵后,能带着兵能杀到紫宸殿中,只要洪武天子从龙椅上投来冷冷一眼,全军就会登时崩溃!
“你给我闭嘴!”宁易再一次强调,“不要害了太子!”
宁易话音刚落,宁易的一名老仆在门外通报了一声后,便匆匆冲进了书房中,脸色慌乱失措,“相公!太子病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