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1)(17 / 22)
赫茨尔是维也纳的名作家和记者,出生匈牙利犹大富商家庭,本来他已自视为已被欧洲同化的“半个犹太人”,但1894年发生在法国的犹太上尉军人德雷福斯被诬以叛国罪判终身监禁的大冤案改变了他。虽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义执言,高呼“我抗议”,但审案期间全法弥漫一片“杀死犹太人”、“犹太人滚出去”的叫嚣。前往法国采访的赫茨尔亲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这一切竟发生在“现代的文明的法国——在人权宣言发表一百年后的法国。”他认为既然当时欧洲最倡言博爱的法国都如此,则欧洲已非犹太人的长居之地,犹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在赫茨尔的努力游说下,成立了世界性的犹太复国运动组织,赫茨尔任主席。直到他1904年去世。
犹太复国运动虽然声势壮大,但犹太人内部对复国仍然意见分歧。希特勒上台后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终于使得最后一批欧化派的犹太人都成为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包括爱因斯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著名画家利伯曼。这些犹太精英享誉世界,但纳粹上台一样遭到迫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甚至被斥为“犹太人的物理学”,到1945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聚集到了犹太民族主义和锡安主义的大旗下。
用中国的政治术语来说,犹太复国运动就是犹太人反压迫求解放的运动。因此中国舆论对犹太复国运动都是同情支持的。孙中山1920年曾致信犹太复国运动领袖说,“我对这场运动——当代最大的运动之一满怀同情之心,所有爱好民主的人士,对于复兴你们伟大而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会给予帮助和支持。”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一些政要甚至提到要在中国划出一块土地捐给苦难的犹太人作为犹太区民族家园。
战后犹太人被屠杀真相震惊全世界,唤醒了世界的良心,除阿拉伯国家,全世界都支持犹太人建国,包括战前曾坚决反对的苏联。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建犹太国和巴勒斯坦国的决议。
犹太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建在什么地方,最初是有好几种选择:回巴勒斯坦,在东非乌干达或南美阿根廷建立新国家,但在1904年第六次世界犹太复国大会上最终选择了返回故土,这些建国之父当时绝没想到,他们的新国家将会同四周的阿拉伯邻居陷于长达近一个世纪而仍看不到出路的暴力冲突之中。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本是同血缘的阿拉伯半岛闪族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