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借刀(2 / 10)
也,为公为国之故。今曹贵妃品德兼备,臣常赞扬,非为其父因,白则白,黑则黑。不能混同。今陛下教臣公私混一乎?
言语更为激烈。
况废立太后,天下大事,慎之又慎,臣只是一臣子,皇上废立,臣只有谏议之权,岂敢有决策之权也。今皇上非但以臣之意,还以立一新皇后以贿臣。皇上是想臣今之权已凌驾于皇上之上,两位太后之上,文武重臣之上!或是欲臣早日激流勇退,复避嫌也?
废立太后,国事也。先责之于错漏,责之不听,先禀报于两位太后,再问之群臣,群臣不听,再谏。谏不听,再议,如此三番,方可行之。今皇上平时不加管教,冒然废黜,是行郑庄公养太叔段之举乎?
但石坚写到这里,还是给了小皇帝一点面子。这个郭皇后是太讨人嫌了。于是结尾写道,今皇上错已成,可置皇后于一院。警而观之,如不改再行决定。如改,何必废之?且善待其家人,否让天下人心寒。则争议自止。
给郭皇后一个面子,一个改正的机会,善则重立,恶则众臣也无话可说。同时善待郭家,做到仁至义尽,就是大臣想进谏,也没有这么激烈了。(本来这段信如果用全文言书写,但估计各位书友一看到很可能略过不读,改了半文半白。)
但石坚心中也感到羞愧,此举于吕夷简,石坚正是用了郑庄公养太叔段的计策。
这封信到了京城后,赵祯这时气也消了,从谏如流,可一时半会面子放不下来。正好石坚这封信到达,于是在朝会上将这封信拿出来给大臣看,并说自己错了。再次将这些大臣召回京城。但也不怪罪吕夷简。
这时候抚水州来的宾客开始多起来。各羁縻州的酋长们纷纷到达。但石坚并没有接见他们,不是他狂傲,确实地位悬殊太大,自己如一一接见,这些酋长们说不定还会产生其他想法。但他也没有怠慢,在附近几个山上搭建了许多木寨,将他们安顿。现在的形式与召开商会差不多,只是商会那些费用完全是商人自理,可现在这些酋长们前来的花费全是朝廷供给。
因为来的人多,加上士兵,每天从都柳江上,驶来许多船只,将供给卸下。还好,第一条马路修到了抚水州,从旱道上也分担了一些运输的压力。
除了这些酋长们,还有各个羁縻州的巫婆神汉,对于这些人,石坚将他们单独安排在两座山上。说不定象那个李长老一样,衣服一脱,里面什么蝎子,小蛇的,恶人。这还事小,如果肆虐起来,都可能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