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立说(15 / 18)
两黄金。现在因为交易,金银矿开采了不少,可同样流失与交通得快,一两黄金与铜钱兑换是三到四贯钱。
这几个人背下里一商议,因为是重赏。商人必然贪图重利,将消息带到宋朝。而且不会向他人诉说,毕竟知道的人越少,分享的人就越少。而且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过这也给了这几个人一个盼头,这么多年,他们帮助贺媛会有什么封赏?一个个想入非非,当然这对贺媛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口说无凭,因此这几个人一商议,决定让贺媛写一封信。最好上面写几件只有贺媛与石坚两个人知道的事。这样才能使石坚相信。这个侍女过来就是传达他们这个意思的。
终于有机会回去了!
以相公的本事,一旦得知他们的下落,一定会将他们救回去的。
贺媛眼泪再次涟涟。可是写什么呢?
经过了争吵。石坚也不可能让他们吵个没有完没有了。象这样下去,不要修所有重要的经史子集加上各种宗教书籍了,估计修到下一辈子也不能完成。最后石坚亲自拍板。
可还有一些顽固不化分子,这些人可不管你是石坚,还是吕夷简,只要他认为是真理,就决不会妥协。最后石坚亲自马,与他们展开辨论。三天后,石坚喉咙都快说不出话来。才将这些人辨服。
孙复等大儒主笔,石坚润笔。这本《孟荀正解》终于面世。因为所有主笔与润笔的都是一方大儒,还是第一本书,可以说无论内容,还是文笔,不但华丽,而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并且从京城往外开始,都在传扬石坚将要写什么样的书,居然连宰相都放弃了。再加上那天的异象。这本书一面世,就被哄抢一空。如果不是现在的科技造成生产纸张变得容易起来,都会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
这本书不但阐述了孟荀写作著作时的背景,以及从背景来分析他们所阐述的意思。而且还写了后人所有的注解,批注了其中的优劣。同时也标明了石坚的看法,各个大儒的看法。孟荀两本书没有多少字,硬是写成了一部大部头。这也是历史第一次这么祥细地解释孟荀真义。
连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人手一本,捧在手里摇头晃脑地颂读。
虽然还有反对声音。可是因为孟荀的地位,以及石坚现在的声名,还有石坚兼就了各个大儒的一些看法。这些争议的声音并不大。
这才让石坚松了一口气。如果第一本书就将整个朝野吵翻了天,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