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立说(2 / 18)
出来呢?”
说着将这份奏折递到夏竦手上。如果不是夏竦说了吕夷简两个儿子想要逃跑,也许吕夷简还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正因为他将此事点破,吕夷简回去一问,为了使家人不受到牵连,最后以死来解决。
这一递,有许多大臣立即看出来原因。都是人尖儿,这并不难想像。连小皇上在龙椅上看着夏竦脸上都出现鄙视的神情。
石坚等到众人传看完毕,才说道:“无论对错,吕大人并没有谋反国家朝廷,也想把国家变得兴盛强大。同时刘太后当朝,正因为王相,吕坦夫等人在朝,才使朝堂平稳渡过。有过也有功,请皇上不必追究其罪过,而昭赏其功。”
这件事就让它结束吧。
吕夷简一死,以其他人才干不足吕夷简,或者心思眼不如吕夷简多。唯一只有夏竦,可夏竦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危害。而且小皇上刚才的眼神,也看出来了,夏竦想再赢得小皇上的好感很难了。以后大理高家进京,案子一递。夏竦基本政治生命结束了。
这两大枭雄一除,以后靠盛度他们,也没有那么大危害。朝堂自安,朝廷可以平稳过渡了。至于以后一百年或者两百年后,会不会有更厉害的枭雄出来,明白了永恒与刹那的平衡。石坚还会担心?自己安排下去,以后是好是坏,事在后代所为了,自己也无能为力。
出了这么大事,朝事也别议了,赵祯带着群臣到了吕夷简家中吊唁。追封吕夷简为邢国公,太子太傅。可吕夷简的三儿子吕公著愤怒地看着石坚,说道:“石不移,这回你称心如意了,朝中再没有人向你掣肘。想做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石坚看着这个愣头青,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他伸手在吕公著头抚摸了一下。小伙子还想挣扎,可那有石坚快。但石坚摸完后,立即松下手去,对他说道:“记好了,权利有多大,职责有多大,而不能是权利有多大,就会能享有多少福利与优待。也不是威风就有多大。越上位,每一行一动,就关系到无数苍生幸福,更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才对。”
前者以己利谋官,这是最可恨的谋官类型,可也是大多数谋官者的想法。中者是己名己权谋官,吕夷简王安石之流,很难说他们有多坏,可他们的存在往往有时候比那些贪官还要坏。清名远扬,天下传颂,皇帝信任,但独霸朝堂,不容他言。当然王莽非是此种人,他是窍国大盗,与臣没有关系了。后者也就是现在的父母官,前世的公仆,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