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惊喜(5 / 8)
为大明关内发展的太好,如今大明的百姓即便是想要移民,也只会向东洲移民。
那里有无数的肥沃土地无人耕种,只要略有家资,买上几台收割机,播种机,就能在那边当一个富农。
可是西北有什么?
只有土地可以给百姓耕种,可是这里气候苦寒,一年就只能收一季粮食。
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都是属于朝廷和内务府,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开采,砍伐。
所以这里一直缺少吸引百姓的卖点,只有一些亡命之徒,妄想发大财的懒汉,才会想要来这里淘金。
更何况,那里还有战争的威胁。
朝廷一直在推动汉人向西方移民,但是愿意去的人少之又少。
人口增加缓慢,是大明向西发展的最大瓶颈。
没有百姓占领那里的土地,即便是军队打了下来,最后还是要放弃。
要不然,当初郑能和林三他们,也不会等下一代都长成才了,才开始向西拓展。
即便是如此,在西伯利亚以西的区域,极西三城的汉人数量不过一百多万。
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了不到一百多万华人,一平方公里,连一个人都合不到。
不要说占领莫斯科,占领基辅了,唐赛儿向西拓展五百里,人数就跟不上了。
朱瞻基曾经想过继续利用朝廷律令,强制移民,比如派更多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过来。
可是极西之地不像河中,这里的部落都很弱小,而且对不欺压他们的汉人心有好感,愿意跟汉人交易,换取食盐,调料,听从汉人的安排。
如果在这里安排一个总督,因为没有内患,只有外敌,朝廷就只能支持他增加实力,会让对方拥兵自重。
河中总督府的条件还不如这里,那里的气候条件虽然更好,但是大片土地都是荒漠。
而且是河中地区,还有着数百万的各族部落和小国。
河中总督府内部要处理各族纠纷,外部要抵御波斯部落,白人部落的威胁。
即便如此,郑宏都还有了自立之心,如果是极西地区,只会出现一个比郑宏更加难以控制的军阀。
当然,这些都还是小节,关键问题是,在铁路修好之后,如今大明军队的各项制度趋于完善。
如今的正规士兵都是通识文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