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爱河纵涸须千劫 苦海难量为一慈(6 / 24)
大师,两位请坐。”玉林和行痴坐了。
玉林说道:“方丈大师住持清凉,小僧等未来参谒,有劳方丈大驾亲降,甚是不安。”韦小宝道:“好说。小衲知道三位不喜旁人打扰,因此一直没来看你们。若不是今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小衲还是不会来的。”他常听老和尚自己谦称“老衲”,心想自己年纪小,便自称“小衲”。众僧听他异想天开,杜撰了一个称呼出来,不觉暗暗好笑。玉林道:“是。”却不问是何大事。
韦小宝道:“澄光师侄,请你给三位说说。”玉林知道新住持法名“晦明”,也知少林寺“晦”字辈比“澄”字辈高了一辈,但眼见这小和尚油头滑脑,却对这位本寺前任住持、庄严慈祥的有德老僧口称“师侄”,还是心下一怔。
澄光恭恭敬敬的应了,便将寺周有数千喇嘛重重围困等情说了。
玉林闭目沉思半晌,睁开眼来,说道:“请问方丈大师,如何应付。”
韦小宝道:“这些喇嘛僧在本寺周围或坐或立,只是观赏风景,别无他意。这里风景清雅,他们来游山玩水,也是有的。”行颠忍不住道:“倘若是观赏风景,不会将本寺团团围住,好几个时辰不去。他们定是想来捉了行痴师兄去。”韦小宝道:“小衲心想天下青庙黄庙,都是我佛座下的释氏弟子,他们如要请行痴大师去,也必是仰慕三位大师佛法深湛,请你们去喇嘛庙讲经说法。说不定众喇嘛仰慕我中土佛法,大家不做喇嘛,改做和尚,那也是极好的机缘。”行颠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说道:“未必,未必。”
澄观道:“方丈师叔,那么他们为什么都带了兵器呢?”韦小宝合十道:“他们带了禅杖戒刀,声势汹汹,或许真是想杀本寺僧侣之头。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自当刀来颈受,这叫做我不给人杀头,谁给人杀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生故有灭,有头故有杀。佛有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众喇嘛持刀而来,我们不闻不见,不观不识,是为大定;他们举刀欲砍,我们当他刀即是空,空即是刀,是为大智;一刀刀将我们的光头都砍将下来,大家呜呼哀哉,是为大悲。”他在寺中日久,听了不少佛经中的言语,便信口胡扯一番。澄观道:“方丈师叔,这大悲的悲字,恐怕是慈悲的悲,不是悲哀之悲。”
韦小宝微笑道:“师侄也说得是,想我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实是大慈大悲之至。那些喇嘛虽然凶顽,比之恶鹰猛虎,总究会好些,那么我们舍身以如恶喇嘛之愿,也是大慈大悲之心。”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