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六)(4 / 6)
文贼当了皇帝,哈哈,他的忠义形象尽毁,那些跟着破虏军的被蒙蔽者,不散了才怪!”
“关键是各地土匪流寇,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文贼再想以大义之名号令他们,恐怕没几个人搭理!”黎贵达摇头冷笑,不知道是惋惜伯颜的计策终差一步,还是鄙夷文天祥做事沽名钓誉,畏首畏尾。
“如目前情况,文贼部将会生二心否?”忽必烈笑够了,心思又转到眼前战事上来。他不认可黎贵达关于任何一方获胜都不会引发大规模杀戮的见解,在他的印象中,残宋在没南渡前内政还算斯文,南渡后一旦有内争,人头落地的肯定不仅仅是失败方领军人物一个。文天祥能把一场内部混乱控制在如此地步实属不易,换了忽必烈自己亦没这种可能。但控制完局势后再打压自己追随者的行为就令人费解了,这不是自断臂膀么?这样做,将来谁还会再如此忠心地追随他?一旦把功臣逼出异心来怎么办?
这些谜团,以忽必烈的人生经验猜不出答案,所以他才迫切地把黎贵达找来,希望这个在破虏军内呆得时间最长,对大都督府内部运作了解最深的人能给他一个确切的分析结果。让他知道文天祥这样做对大都督府的稳定和破虏军的战斗力影响有多大?然后才能针对性地做一些推波助澜工作。
黎贵达的目光从刘子俊、曾寰、杜规等人的名字上扫过,文天祥终于和他的追随者之间起了冲突,这个消息让黎贵达感觉很快意。但在刹那的快意过后,他心头又涌起莫名其妙的担忧。那种感觉就好像看到别人手里的珍宝,在不能拥有时感到忌妒,眼睁睁地看着它被人打碎,却又替它感到惋惜。仔细想了一会儿,他郑重地分析道:“刘子俊追随文贼十余年,杜规和曾寰都是文贼从草莽中提拔起来的,至于陈龙复,更是与文天祥情谊深厚,说肝胆相照都不为过。眼下他们虽然生了嫌隙,却不至于反目成仇,陛下请看….”
黎贵达把谍报摆在忽必烈面前,指着上面的人名说道,“刘子俊去了广南西路任安抚使,曾寰去江南西路任安抚使,这两个人都是文天祥得力臂膀,去了地方,只会加强广南和江西二地实力。特别是曾贼,破虏军几次大战都是他背后谋划。他去了江西,刚好弥补了邹将军和张将军谋划能力方面的不足!”
“此人朕亦曾闻其名,如此说来,伯颜之计对破虏军内部影响甚微,反而帮了文贼大忙了?”忽必烈皱着眉头说道。从黎贵达的对人的称呼上,他听出此人对邹洬和张唐还有袍泽之情,否则也不会称文天祥、曾寰等人为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