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南 (一)(5 / 7)
伯嚣张的举动气得眼睛冒烟,却没胆量当众给周大户家的人下不来台。对方家里可是有人在皇上身边当大官儿,是连县太老爷都不敢惹的主儿!他王二毛不过是混混一个,怎敢老虎头上拔毛。期期艾艾地支吾了几声,见自己实在逃不过,赶紧把目光看向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名壮汉,压低了嗓子问道:“九哥,九哥,怎么办啊?九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被唤作九哥的人年龄不大,看脸盘也就是十六、七岁模样。但生得虎背熊腰,比周围所有力棒们都高出了半个头。见王二毛被逼得已经快哭了出来,上前几步,将其一把拉到自己身后,代替他向诚伯回答道:“您老把工钱提到十五根竹签半斗米,或二十根竹签七个钱,我们就干。否则,大伙连碗饭都吃不饱,怎么有力气干活儿!一旦耽误了您老的事情,都乡里乡亲的,我们也过意不去啊,您老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就是,就是!”众力棒见到有人挑头,立刻活跃了起来。“就按小九说的办。否则,我们只好回家等死了,好歹死在家里,也比饿着肚子干活,累死在码头边上强!”
“吆喝,小伙子还挺会算账?!”诚伯碰了一个软钉子,不怒反笑。“小伙子哪的人呢,我看你面孔生得很啊。不是咱们馆陶的吧,咱馆陶可没出过这人才!”
“回您老的话,晚辈平恩县荒地庄人。上上个月刚来这里投亲!!”年青人非常礼貌地向诚伯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回答。
周府管家诚伯平素见人见多了,早就混成了精。看到对方举止间带着股子硬气,倒也不敢太小瞧他。点点头,微笑着继续问道:“敢问壮士贵姓?可否进过学!”
年青人又拱了拱手,笑着回答道:“蒙长者问,不敢不答。免贵,姓程。上过三年私塾,勉强识得几个字!”
管家见年青人答得彬彬有礼,心中愈发感觉诧异,俯身下去,看着对方的眼睛追问道:“既然读过书,怎么不干些正经事情。混在码头上,你不嫌辱没斯文么?”
年青人醇厚的脸上终于涌起一缕窘迫,苦笑着摇了摇头,低声道:“没办法,晚辈总得找个活路。”说罢,抬起眼睛,坦诚地向诚伯劝道:“这整个馆陶县都传诵您老的善名,您老就开开恩,将工钱加一加吧,大伙抓紧时间干,争取一天将货物卸完,总好过让船搁在运河上。如今这四下里不比平常,人多手杂。您老的货物晚一天入库,就多一天风险!”
“是啊,诚伯开恩。我等定不忘了您老的好处!”众力棒们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