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戈茹夫要塞之战 一(2 / 4)
第一次见到,尤其里面驻守了竟然是二十余万的清国人,哦不!现在应该叫中国人?
杜拉维耶夫斯基打心底瞧不起清国人,但是契科夫的能力他是清楚的,俄军二次劳师远征均遭惨败,所以即便杜拉维耶夫斯基在瞧不起清国人,也变得非常的谨慎起来,戈茹夫要塞是经过多方多年努力才修建而成得,尤其德国人在其中更是大规模的扩建改建,德国人依然把戈茹夫要塞修建成了柏林的境外堡垒线,不过德国人有能力修建戈茹夫要塞这样可以驻军几十万的巨大要塞群,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军队驻守。
不过中华帝国竟然能够用在德国培训的工人迅速的组织起一支二十余万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似乎又比较有战斗力?杜拉维耶夫斯基很难想象从仅仅用了二个月的时间就以三十万的工人中就能组建出一支二十余万人的武装部队?
面对这样一支几乎是凭空冒出来的部队,杜拉维耶夫斯基这几天可谓伤透了脑筋,他甚至不清楚戈茹夫要塞中这支中华帝国志愿军部队的指挥官的姓名?一个从所未见的对手隐藏在无尽的地堡群中,显然他们拥有强劲的火力和充足的补给,以克里米亚战争中的经验,杜拉维耶夫斯基估计俄军至少需要二到三年的时间以至少五十万人的代价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当然了,杜拉维耶夫斯基也知道自己的预计是十分乐观的。
难不成中华帝国的所谓工人都是军人?如果面对一个人口基数庞大更是全民皆兵的国家的话,那么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在西伯利亚甚至远东的战事能取得胜利?
经过二十多天的盼望,终于在寒意锐减的三月底杜拉维耶夫斯基盼来了尼古拉一世,对于杜拉维耶夫斯基指挥的六十万大军即不对戈茹夫要塞进行攻击,也不对德国境内展开攻击,尼古拉一世可谓震怒万分。
杜拉维耶夫斯基对此只能心平气和的给这位志大才疏的陛下解释道:“陛下,戈茹夫要塞中至少有二十多万中华帝国的军队驻守,在此之前我们这驻守戈茹夫要塞的中华帝[***]队没有任何的情报,只知道他们可能是中华帝国来德意志学习的产业工人,而且我们已经对戈茹夫要塞进行了数次试探姓攻击,莫戈特夫少将以下二万官兵阵亡,仅仅尸体我们就拖了整整三天。”
尼古拉一世目瞪口呆的望着这位自己亲自任命的陆军元帅,他甚至不敢相信俄军元帅杜拉维耶夫斯基竟然能够说出这种让人丧气的话来,堂堂俄罗斯帝国的精锐竟然打不过一群满身油泥的工人?
没等尼古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