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戈茹夫要塞之战 六(2 / 4)
帝国远征军能够坚守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有效机动的牵制俄军的兵力,让德意志帝国的东线无后顾之忧,当然了,最好的设想是中华帝国还要在西伯利亚对俄罗斯帝国发动进攻,迫使俄罗斯大军回师,这样即便西线陷入泥潭战场,那么德意志与协约国方面至少也是一个平手的局面。
此刻的威廉一世已经没有了开战之前的雄心壮志了,他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高估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由于中华帝国在东方连续挫败英法,所以给他形成了一种英法不堪一击的错觉,现在这种错觉得到了有效的纠正,那就是英国和法国并非那么的不堪一击,从普法战争中迅速重新站起来的法国依然散发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味道,六十万的英国远征军的规模也是大大的出乎威廉一世的预料。
原本威廉一世同总参谋部分析的时候认为英法会在远东、印度、中南半岛投入相当一部分兵力去与中华帝国进行争夺,实际上是英法将全部协约国的力量都集中到了欧洲来对付德意志,奥匈帝国被无耻懦弱的意大利人牵制住了,所以德意志等于再以一国之力对付整个的协约国集团,以至于从威廉一世到俾斯麦、毛奇都倍感吃力。
1869年4月11曰,新俄罗斯解放军总指挥契科夫元帅发布了推翻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建立人人平等自由博爱新俄罗斯共和国,向沙皇制度发起最后一战的口号,六十万新俄罗斯解放军开始从西伯利亚向俄国腹地开始进攻,中华帝国北方军区司令员张正指挥着三十七个师的兵力紧随其后,中华帝国完全是一副不宣而战的架势强势介入这场战争,因为后续还有三十个师的中华帝[***]队已经在北海开始集结了,因为德军在西线的尴尬处境,所以逼得林海疆不得不主动出击以减轻帝国远征军在戈茹夫要塞的巨大压力。
林海疆很清楚的意识到,虽然从战略或者战术的角度去看,这次行动都不是一次理智的出击,等待俄军在戈茹夫要塞已经被削弱到了一定程度,或者等戈茹夫要塞被攻陷俄军攻入德意志本土,德军抽调精锐反击俄军,这样的战机可以说是中华帝国介入的最佳时机,但是林海疆却无法做到视二十余万自己最为精锐的部队的生死于不顾的地步!
林海疆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在,真正能够成就一番大业者必须懂得牺牲,越大的牺牲就能够换的越高昂的代价,林海疆却做不到,所以中华帝国的大军以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为先导开始向俄罗斯本土腹地进军。
契科夫为了让中华帝国支持他的这次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