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瞻前顾后(2 / 4)
崔弘升听到这话,神情更为凝重,目露踌躇之色。
薛世雄此言就是冲着崔弘升去的,就是告诫崔弘升不要不管不顾一门心思冲锋陷阵。第三次东征首要考虑的不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要确保政治利益不受损失,现在圣主和中枢与军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冲突日趋激烈,可想而知他们突然沉默不语的原因何在,所以从确保圣主和中枢以及军方的政治利益来说,三方应该立场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公开对立。
计将何出?薛世雄提出了疑问,却没有给出答案。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就算薛世雄不说,崔弘升也能想到。实际上对策很简单,无法就是军方向圣主和中枢妥协,统帅部找个理由,敦请圣主速速赶到辽东战场御驾亲征,就像前两次东征一样,把战场指挥权拱手相送。
军方不愿意,不甘心,但圣主和中枢以沉默相挟,以政治利益做威胁,导致军方深陷被动,又不能不慎重权衡,于是进退两难,难做取舍。
崔弘升思考良久,转目看向郭荣。
薛世雄代表的是军方立场,维护的是军方利益,而宇文述和郭荣都是圣主近臣,在卫府中代表圣主利益,所以宇文述和郭荣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宇文述和郭荣在攻击之策上虽然与崔弘升达成了默契,但他们是圣主近臣,凡事都要考虑圣主利益,不能背离圣主的立场和态度,所以他们有牵制,思想和行动都相对保守。如今大军出征了,而圣主和中枢却出乎意外地保持沉默,首先背负包袱承受压力的就是宇文述和郭荣。
郭荣望着崔弘升,迟疑少许,谨慎说道,“我们的攻势肯定要凶猛,但不能孤军深入,风险太大。”
郭荣的态度是保守的,从军事上来说他希望圣主不要御驾亲征,统帅部可以从容指挥,大军可以直杀平壤,但从政治上来说他又不能不敦请圣主速速赶赴辽东执掌大局,如此一来统帅部在攻击策略上就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了,就要阻止崔弘升狂飙突进东渡鸭绿水了,以免背离了圣主意愿,造成不可挽回之恶果。
说白了就是不想承担责任。如果圣主放弃御驾亲征,统帅部理所当然承担全部责任,反之,如果圣主肯定要来御驾亲征,而统帅部在其没来之前越俎代庖,擅自作主,打得好皆大欢喜,打得不好统帅部的罪责就大了。如今圣主没说不来,也没说何时来,这就让统帅部十分“难受”了,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适可而止,在等待圣主御驾亲征的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