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警醒(4 / 5)
功。”
赵才态度明朗,中枢要调整东征目标,最不济也要把鸭绿水以西土地收入囊中,如此在军事、政治上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此圣主必须命令远征军乘胜前进,扩大战果。
圣主沉吟不语。
赵才继续进言,“圣上,渡过鸭绿水与攻打平壤是两回事。现在我大军虽然不具备攻打平壤的条件,但具备渡河东进的条件,也就是说,为维持积极进攻之态势,我大军完全可以渡过鸭绿水,在鸭绿水东岸作战,以便对平壤形成更大威胁。”
圣主转目望向虞世基、萧瑀和裴蕴,征询他们的意见。
虞世基面无表情地说了四个字,“得寸进尺。”
赵才脸色难看,但并没有反驳,实际上他这番话是站在军方立场上说的,而站在中枢的立场来说,既然渡河东进不能攻打平壤,不能扩大战果,大军为何还要耗费人力物力,冒着失利风险,进入鸭绿水东岸作战?这除了满足军方的攻击欲望外,还有其他意义吗?
圣主眼神微变,厉芒一闪而逝。
萧瑀权衡良久,突然说了一个建议,“水师正在东莱蓄势待发,而此刻东征战局对我非常有利,正是水师渡海的有利时机,一旦水师进入战场,势必会对战局产生有力推动。”
萧瑀倒不是为来护儿和水师谋利益,而是从圣主的立场出发,必须利用当下有利时机为水师夺利。
自东征以来,圣主对来护儿和水师百般袒护,其袒护程度甚至已经到了公然违背公平公正、公然违背礼仪律法之荒谬地步,不但让天下人为之瞠目,亦让来护儿和水师成为“众矢之的”,加速了卫府内部的分裂。这是一个可预见的巨大隐患,这个隐患一旦爆发就是灾难级的,必须予以拯救,而拯救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来护儿和水师在东征战场上打胜仗,建功勋,洗刷当年平壤惨败的耻辱,用敌人的头颅和高句丽的灭亡来为自己正名,为圣主争脸,回报圣主对他们无底线的袒护。
水师一来,战局必然变化,相应的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也随之变化,这其中就包括圣主所担心的一些不利因素,如此圣主的立场也必然随之松动,或许现在的有利局面就能迅速扩大为一场空前胜利。
赵才的脸色愈发难看,而圣主则不动声色,眼里不易察觉地掠过一丝悦色。
赵才为何绝口不提来护儿和水师?原因众所周知,但一个兵部尚书因为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因而对来护儿和水师抱有成见,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