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吾为长剑镇山河(全书终)(2 / 5)
塑像前还设计有一座巨型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吾为长剑镇山河”字样,背面则镌刻有正在修订的国家律法开宗明义第一句: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造福天下。
与雕像同时开始动工的还有长安城的城墙加固工程、城防修缮和改造工程。百余门大型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被装载上城楼,从即日起,火炮将变成大唐军队的常规守城或者攻城武器。
若再有异族来犯,单单是这百余门火炮,就足以确保长安城安然无恙。这是大唐之都,天下权力中心,在孔晟眼里非常重要。
其实孔晟本来是想要迁都幽州燕京的。但考虑到至少在百余年中,长安城辐射威慑西北、西南和经略中原的战略价值还是很高,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上午,红日高悬,秋风送爽。
孔晟凝立在城楼之上,遥望着从长安城通往甘凉的官道方向,这一路上车马粼粼人影绰绰商旗迎风招展。随着吐蕃、回纥和西域南北两道化为大唐直接管辖治理的行省,这条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变得更加兴旺。
中原前往上述地域定居的大量移民、往来中原与西域吐蕃回纥和更遥远波斯帝国和欧亚诸国的商贾,官方使者,换防调动的军队,在这条古道上往来不绝。
李泌站在孔晟身后轻轻道:“郑王,西奚苏鲁王子,江南杨使君奉诏回京,此刻正在城楼之下待命。”
李泌的神色有些古怪。
当下西奚人的地盘已经完全归入范阳统辖,西奚人也与汉民通婚杂居。而作为西奚人的王,苏鲁王子本身如何安置就成了问题。本来李泌和杜鸿渐等人提出,朝廷可册封苏鲁为王,养在长安,因为苏鲁毕竟是苏婳之兄。
但孔晟却坚决否决。
在安置苏鲁的问题上,他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不要因为苏鲁是郑王府的外戚就加以照顾,一切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该怎么安置就怎么安置。第二,可以考虑让苏鲁带部分西奚人去回纥、吐蕃或者西域等新开辟的大唐行省去定居,给予相应级别的爵位和官职,至于地点让苏鲁自己选择。
至于杨奇,作为孔晟的岳父,朝廷本来有意让杨奇总领江南山南两道,加上柱国职衔。但还是被孔晟否了。他当着李泌和杜鸿渐等人的面,直言不讳地指出,杨奇在江南经营日久,不宜继续留任江南,这不利于朝廷掌控地方,建议将杨奇调往河南,以河南行省总督的职位兼领东都洛阳令。
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