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巨无霸合并进行时(3 / 5)
这当中,投资银行家们的任务,稍显特殊一些——他们要做所谓的“公平意见”,也就是一份书面文件,用来向尊敬的董事会成员们保证,并购的条件对股东们公平。
反过来,如果“公平意见”不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财务预算,不是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那股东们有权上诉。
这里面有多黑?
这两年充分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那种“拔根腿毛都比别人腰粗”红利的史蒂夫·凯斯,就不确定地给唐焕打来电话抱怨道:“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泰里·卡瓦耶,来找我谈费用的问题——你猜他要价多少?”
也和其他人一样埋在文件堆里的首富先生,随口问道:“几千万美元?”
“6000万美元!”史蒂夫·凯斯悻悻地说道:“不用多问,如果答应了,那摩根士丹利那边肯定也要支付这个数。”
“给他5000万美元。”唐焕揉了揉眉心,耐心地解释道:“他们确实值这个价钱。”
事实也是如此——用一亿美元雇来的所罗门兄弟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做了他们范围之内的事,即用精确而又科学的“公平意见”词语,让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并购,从字面上看起来完全合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清醒决定,自然也是对股东们有利的。
拿摩根士丹利来讲,它便找来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证据,那就是,美国在线愿意为时代华纳透纳的股份,付出71%的加价;而在过去的12个月里,时代华纳透纳的股价,只增长了6个百分点——对于时代华纳透纳“虚弱股票”的持有者来说,怎么会不公平呢?
这就是1亿美元,从华尔街买来的“公平意见”。
……
没日没夜地忙完诸如此类的繁琐事务后,董事会投票的环节,也就是并购的最后一个环节,随即开始。
毫不意外,还是时代华纳透纳这边的变数,最大!
为此,杰拉德-莱文没少扳着手指头算计——由10多名董事组成的时代华纳透纳董事会,都会有谁站到自己这一边。
可就在时代华纳透纳董事会召开前两个小时,又出乱子了——将被提交的并购协议的细节部分,明确指出,史蒂夫·凯斯做为合并后新公司的董事会非执行主席。
结果,史蒂夫·凯斯对此强烈反对,甚至直接扬言——那就一拍两散,取消合并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