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2 / 15)
、哈佛大学毕业、身为律师的拉尔夫·纳德,精明着呢,迅速向康涅狄格州联邦参议员亚伯拉罕·鲁比科夫求助。
然后,通用汽车就偷鸡不成蚀把米地出丑了,其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罗奇被拎出来,好一顿吊打,并为“侵犯隐私权”,赔了四十二万五千美元。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问世一年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规定汽车制造商如果发现投放市场的汽车,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的法规和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及改善措施等,并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对在用车辆进行改造、免费修理,以消除事故隐患,同时还有义务让用户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说白了,现阶段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习以为常的“汽车召回制度”,就是这么来的。
而为了这项制度,单挑能量巨大的汽车工业的拉尔夫·纳德,也就名垂青史了。
知名度如此高的“老前辈”,怎么和首富先生看对眼了?
明面上的原因是,神农基金会所做的众多公益项目;根本的原因则是,做为黎巴嫩移民后代的拉尔夫·纳德,和唐焕有着类似的“二等公民”境遇,进而同病相怜。
从政~治资历来讲,自一九六零年代开始,拉尔夫·纳德便加入了民~主党,直到一九九一年,转而加入美国绿党。
顾名思义,美国绿党首先关注环境保护,还包括无分级民~主、社会公正、尊重多元、推崇和平与非暴力;进一步形成指导原则后,为“十大主张”,即草根民~主、社会公正与机会平等、生态哲学、非暴力、非集权化、社区经济、女权主义及性别平等、尊重多元、个人以及世界责任、预见性与可持续性。
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绿党不接收来自企业、政~活动委员会、527组织的捐款,也不接受纸币;同时还在政~治纲领以及宣传口号中,极力反对任何企业大范围影响或控制政~府、媒体或者社会。
一九九一年,分散在美国各个州的绿党,自愿结合形成全国性的政党的时候,这种执着于非选举运动的影响力受到削弱,认为政~治竞选本身就是肮脏的一派,和认为竞选是社会变革重要动力的一派,达成了共存的妥协协议。
但这种观念上的冲突,终究还是迅速让美国绿党分裂成了两部分。
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