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曙光初现(下)(2 / 8)
受着众人的吹捧,王时敏突然有了一种资本大鳄的身份错觉。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名词,甚至在场的所有人也没有知道的,但是这份感觉让他很是舒服,舒爽、刺激,比之年少时初尝人事、比之初入官场担任尚宝丞、比之几年前画出《仿梅道人溪山图》的感觉竟都要好上许多,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r
“还要雇佣更多的人手,修建更多的仓库,光靠咱们现有的人手是远远无法进行如此规模的扫货的,必须尽可能快的把官府调集的物资吞光了,让他们入不敷出,咱们也才能够少花费更多的银钱。”\r
苏州士绅、商贾们联手对苏州地面进行的扫货行动在腊月初九正式展开。各家各户银窖里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涌入到光复票号在苏州府城的总号,换作银元,运到各处的售卖点扫荡他们看到的一切货物。\r
从湖广、江西等地运来的大米,到各地的特产,再到四川明军和福建明军运来的那些诸如兽皮、樟脑之类的东西,但凡是看见了,就直接撒银元,绝对不还一句价钱。这份阔气,以至于在几十年后都不断有亲眼见证了这一幕的苏州百姓对儿孙们说道:“爷爷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撒币的。”\r
腊月初十,第一天的扫货完毕,第二天的扫货开始。由于昨天的大肆扫货,消息在城里传开了,到了今天,大批的百姓走出家门,将积蓄的银钱拿出来囤积日用品和过年的物资,以免官府的库房被掏空后他们便会成为罢市的牺牲品,但也加速了库存物资的消耗。\r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扫货集团再度出击,对准了全城的售卖点,继续以银元作为武器攻击官府的物资库存。\r
第二天如此,第三天亦是如此。扫货集团继续扫荡市面,苏州城的百姓的抢购潮也还没有彻底过去,这对于官府的库存压力可谓是成倍的增长。\r
“罢市才几天,官府就运了这么多东西来,齐王是疯了吗?”\r
“齐王倒是没疯,学生以为这些物资其中怕是有不少是准备供应大军北伐的,现在只怕是连北伐都要耽搁了。”\r
“耽搁了正好,咱们多卖些东西到北方,多赚些银子把此番的亏空都补上才是正事。”\r
大宗售卖,官府的售价要稍高一些,以大米为例,江南粮食产量高,五钱银子便可以买到一石大米。此番以一个银元的价格售卖,高出市价44%,但是其他地区却还是五钱,七钱二分是卖出去的。\r
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