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如鲠在喉(中)(4 / 6)
一些吧。”
朝鲜一国,即如今的南北高丽行省,北方多山,粮食主要产地皆在南方,若是取道辽东,路程过远、官道年久失修、再加上地广人稀运粮队伍缺少补给,耗费难以想象,只怕是运十石粮到京城能有一石就是不错的。可若是海运到山东,比如刘成的岳父老泰山当年作乱过的登州,再行转道陆路,沿途的条件要强上太多,终是一条可行之处。
刘成自降清以来,多有谏言,其中很多都已经为满清生存至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顺治对刘成的意见很是重视,此刻听了刘成的建议,仔细想想也登时便是茅塞顿开。
可也就在这时,也许是不甘被这个汉人奴才所驳斥,富绶却是厉声向刘成问道:“依你这奴才的说法,那边是对辽南的浙匪置之不理了。本王爷问你,不谈那支浙匪对辽南以及山东和高丽造成的骚扰,只说浙匪一旦北上的话,粮道在山东,那里可是比旅顺距离淮南更近,到时候浙匪水师处处开花,从山东转运就一定能成?”
富绶所言并非全无道理,满清的制海权问题不只是在于渤海,而是他们的全部水师加一起都未必奈何得了这支小舰队,更别说是江浙明军的水师主力了。比之海船直抵天津,取道山东的危险系数大为提高,甚至这么一比,从辽东运粮也更要安全许多,至少旅顺的军队规模不足以支撑进入腹地作战。
“回王爷的话,奴才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奴才觉得,事有轻重缓急,如今之新军,扩编不过半载,除了禁卫军,其他的都是新练之兵。浙匪主力在淮南,除非浙匪北上,禁卫军不可一日离开京城,以防不测,但其他各部,恕奴才直言,真的去了也未必能占到太大的便宜,反倒是耽误了有限的训练时间。”
刘成所言乃是真切发生的事实,在座的权贵们也无不是暗自点头。眼见于此,刘成的嘴角撇过了一丝笑意,转瞬即逝,继而向顺治言道:“皇上,拱卫军、武卫中军和武卫左军的情况奴才并不清楚,但是武卫右军的武器现在也只有从吴三桂那里缴获的长矛,其他的一应皆无,火铳手和炮兵这半年每日只能操练队列,莫说是实弹射击,就连装填、瞄准都操练不得。恕奴才无能,现在便是碰上了浙匪,奴才也没有丝毫取胜的信心可言。”
这话说出口,刘成表面上是一副痛心疾首和愧不敢当,但实际上却是狠狠的舒了口恶气。与此同时,在场的权贵们也无不是愕然无语,他们很清楚,武卫右军在名义上是与其他新军同样的装备水平,但实际上天津机械制造总局的总办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