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迟来的黎明(6 / 7)
一例外的把辫子剪了下去。
“小人祖上世居京城,在黄华坊的灯草胡同有着一间杂货铺子。鞑子入关后,全家被赶出了京城,实在放不下祖上的产业,就在这城外苟活度日。得蒙监国齐王殿下挥师北伐,扫清海内胡腥,我等也可以告祭列祖列宗了啊。”
“小人是扬州人士,随东家到京城贩货,鞑子见财起意,诬陷东家是细作,小人逃脱性命,但又无钱还乡,只得在张家湾做起了纤夫。日前听闻王师北伐,大败鞑子新军,特特赶来,就是要亲眼看着那些杀千刀的鞑子是怎么死的,日后到了九泉之下,也好对东家一家人有个交代。”
“回禀监国齐王殿下,小人祖上世代在辽阳乡下种田……”
闲来无事,陈文派监军官拣选了一批过来,男女老少皆有。然则一旦与他们展开对话,这一声声一句句的控诉,历史的沉重感便再度压上心头,更是让他恨不得立刻轰开这座城池,将满清这一华夏历史上破坏最为巨大的敌人彻底消灭干净。
满清,从其性质上就是异族殖民王朝。掠夺财富是其本性,压制主体民族亦是其以小族临大国所必然要行的国之根本大计。有清一朝,皆是如此。
正因为是这样,当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之时,但凡是初战不利,清廷往往就会迅速的选择投降,哪怕是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因为以着满清的核心人口,他们不可能长期与浮海而来,直薄汉地的洋人作战,他们必须降低对汉地的影响,留有更多的力量来继续压制主体民族,继续奴役其他少数民族,继续维持他们的掠夺式的殖民统治。对洋人无非是在吸取中国膏腴的同时不得以的分肥而已,美其名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亦是因为如此,当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旧有的生产关系被工业化浪潮冲垮,想要继续维持统治就必须求变的时候,洋务运动的结果才会变成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之间的战争,百日维新才会被干净利落的否定,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最后催生出的才会是一个将地方势力屏蔽在外的皇族内阁,而皇族内阁登台之后才会,也必然会是进一步的加强中央集权,最后导致了王朝的覆灭。
近代化进程发展过缓和受限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而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苦难亦是源于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近代是属于民族国家的时代,主体民族掌控国家命运不一定能够走向彻底的近代化,但是一个主体民族受到压制和排挤,由异族殖民统治者掌控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