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帝王之剑2(2 / 5)
个位子,本王必不会残害手足,会将他们悉数安排去封地。”
对于梁笙昊所说的,他不会残害手足这一点,冷晴是相信的,毫不怀疑,可是……
就见这一次换梁笙昊话音尚未落,站在黑暗中的冷晴便眉头微蹙地摇头接话道:“昊亲王,您知道的,我指的并非这个……”
话音顿了顿,但闻冷晴如是语气平静地说道:“想来昊亲王应该明白,这个皇位,除了儒德太子以外,皇上根本不想将之传给任何一位亲王或皇子。若非如此,早在儒德太子薨逝之初,皇上就可以下诏另立储君了。”
话至此,冷晴又顿了顿话音方继续语气平静地续道:“想来昊亲王也知道,自皇上醒来后,满朝文武,尽皆上书请奏皇上另立储君。而据我所知,满朝文武着力推荐的立储人选无非就两个人——您和潇亲王。还有比较少的一些官员支持立文亲王为储君……
虽然大梁祖训里写明了‘立嫡不立长’,可皇上若执意要立昊亲王,或是其他几位亲王为储君,满朝文武即便有所微词,却也终究是微词,根本无法阻拦皇上。而皇上明明有那么多机会可以顺势另立储君,却又为什么一直没有任何动作呢?”
话至此,冷晴不紧不慢地停住了话音。虽然因为冷晴整个人都被黑暗所笼罩,并不大能看清冷晴面上的细微表情,但那一副想要听梁笙昊的回答的态度却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面对冷晴这一番语气平静的话语与反问,因逆着附近所有的灯火而显得面容有些模糊的梁笙昊并未出言回答,而是就那么安静地沉默不语……
久久得不到梁笙昊的回答,冷晴到也不逼梁笙昊,而是若有似无地低叹一声后,如是自问自答道:“皇上之所以面对满朝文武的上书而无动于衷,始终不另立储君,纯粹是对于皇上而言,或者说——在皇上心中,放眼整个大梁皇室,除了儒德太子以及儒德太子的血脉之外,包括昊亲王在内,所有的亲王、皇子都没有资格继承皇上的帝位。
这无关乎诸位亲王的能力、魄力以及在朝中的威望,而是对于皇上而言,在所有的亲王以及皇子中,唯有儒德太子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因为儒德太子是圣武贤皇后的血脉,所以于皇上而言,只有儒德太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成为这大梁国的主人。”
寒冬的森冷夜色下,站在冷晴对面的梁笙昊始终沉默着,完全没有要接话的意思……
而另一方,站在角落里的黑暗中的冷晴眼神略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