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音乐校花董梦琪(5 / 6)
帖子的正文,是彭建用几乎颤抖的手打出来的“以前,总是以为那些直白的语言,无病的呻吟就是现代诗,当代诗人展现在我面前的,似乎也是这样。甚至有些当代诗人大放厥词,说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并不适合现代诗这种浅显的东西。我一度也是这样认为,直到今天,我打开了《中国影像》9月上半月刊的卷首,那一首诗,让我将之前这些想法完全否定。”
按下发送键,彭建松了一口气,下一刻,他拍了拍脑门,忘记贴图了……
“诗.中国”是中国现代诗最权威的互联网论坛,中国数万诗人,知名的,不知名的,专业的,业余的。以诗为命的,普通诗歌爱好者。几乎都有这家论坛的账号,每天的流量让许多中小门户网站都为之眼红。
彭建反应过来,连忙拿相机拍照,然后修图,前后花去了不过十五分钟的时间,这个帖子已被回复了数千条。
彭建哑然,点开评论。
“伞大大这是在做广告?”
“如果不是因为伞大大的论坛等级,我还真以为是广告。”
“说不定是被盗号了也未可知。”
“《中国影像》杂志?我知道,是个快倒闭的老牌摄影杂志,这杂志连摄影本行都搞不好,还教我们写诗?伞大大快别逗了!”
“兴许是反讽,兴许是《中国影像》的卷首写了首诗,太过搞笑也未可知。”
数千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彭建不是在开玩笑,就是被盗号了。没人相信他说的是真心的,因为,“伞”是“诗.中国”的高级会员,肯定不会在这里做出把全国诗人都骂遍的举动。
“不信?”彭建一声冷笑:“那就让你们大开眼界。”
上传卷首所翻拍的照片附件,另加小字“因知版权法限制,所以未将文字手打,望请海涵。”
半分钟后,回复集体变化。
“卧槽,亮瞎我眼睛,好诗,好有感觉。”
“这是中国人写的诗?舒宇是谁?”
“同问。”
“不行,翻拍还是像素有损,我得去买一本《中国影像》看看原版。”
“天啊,太美了,我读这首诗,看这张照片,竟然尼玛流眼泪了。”
“表示不服,去买本看看再来吐槽。”
……
《中国影像》编辑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