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获奖内幕(3 / 4)
理解自己的意思,又将视线看了看门口。
牛芳教授脸上浮现出淡淡笑容:“你放心吧,我撇开他们,不单单是因为你。”
聪明人说话总是点到即止,见牛芳教授没有细说的意思,舒宇便也不好意思再问。
这时,那个西方老者开了口:“你们中国人总是顾忌这顾忌那,说话遮遮掩掩,遇到不喜欢的人也要顾虑很多,很不好。”
舒宇不知道,这个西方老者说这番话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牛芳教授。
细细的打量了西方老者一眼,舒宇还是问牛芳教授道:“这位是?”
“这位是史密斯教授。”牛芳被舒宇一问,这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介绍了,连忙是向舒宇和唐雨音介绍道:“他是萨米皇家学院的院长,他对中国文化很热爱,是第一个将孔子学院引入欧洲的人。当然,他最重要的身份,是贝恩哈德奖亚洲地区的总负责人,如果不是史密斯教授的帮助,我这次得奖就悬了。”
牛芳教授介绍完史密斯教授,又转而想向史密斯教授介绍舒宇和唐雨音二人,史密斯教授却是率先开口:“噢,ms牛,不用介绍的,用你们中国话说,我是早已久仰二人大名。s唐也很厉害,如果贝恩哈德奖有摄影类,ms唐也是很有希望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奖的。”
史密斯教授不愧是学贯中西的人物,就连这说话间,也是很好的将中国语言艺术中所独有的“委婉和恭维”与西方习惯性的“直白”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两种截然相反的交流风格,似乎在他的言语里找不到半分违和感。
舒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倒是唐雨音,若有所思的想了好一阵,然后自语道:“原来网上说的都是真的。”
“什么真的?”舒宇好奇的问。
唐雨音看了牛芳教授一眼,见对方似是默许的微微颔首,这才将她从网上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给舒宇娓娓道来。
原来,牛芳教授因为是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生物学家,也没有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按照中国的推荐制度,是“没有资格”被推荐参与贝恩哈德奖评选的。事实也就是如此,牛芳教授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将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上报,想要一个贝恩哈德奖评奖名额,结果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和嘲讽。牛芳教授本来就不在意此事,所以就此作罢。巧在史密斯教授在研究一个中国古文献时,不明白古籍中名叫的“鹎鶋”对应应该是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