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偷袭(2 / 4)
发出几丝声息。
阳关在那一刻几近疯癫,深深地烙下印记,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第一块伤疤,记忆犹新,时刻不忘。
时至此刻,阳关头脑清晰,不会杀人技巧,但以宰羊的场景入手,令日本人不发声为准则,用匕首贯穿咽喉,屡试不爽。
其实,阳关很憋闷,身心沉重,咽喉宛如灌铅一般不畅,懊恼、愤恨、不甘与疯狂交织,才展开几近寻死的屠戳。
回顾他的狙杀过程,不难发现弊端多多,并非日本人口中的神射手,而是糟糕透顶的新手。
国*军与日本兵撵战华德路,麻袋沙包做掩体拒敌,高近两米余,最低也有五十公分,厚度在一米以上,以确保人身安全。
麻袋沙包做掩体为世界通用,避免炮击杀伤过大,像石块砖瓦与树木、无疑是另类的弹片。
阳关当时处于左翼,日本兵的沙包掩体荡然无存,完完全全暴露,全身横切面一览无遗。
狙杀射线为斜线贯穿,洞穿上半身任何位置,伤害程度巨大,入口弹眼、出口为爆裂伤,内在伤是一塌糊涂。
他使用的宏杰7.7狙,枪管足有一米长,精度高,杀伤力巨大,加上斜线贯穿,致命率非常高。
但是,阳关狙杀出的子弹,没有一发完美命中目标,基本上全都偏移五公分以上,按照靶子来说是九环的样子。
因为斜线洞穿日本兵的身体,所以才造成枪枪毙命的现象。
然而,阳关心里比谁都清楚,这样的射击水平就是渣,与理想中差距太大,令他无法接受现实。
百米狙杀的水平尚且如此,再远一点呢?百米瞄准误差一毫米,偏移目标24厘米,距离远上一些不难想象结果。
阳关狙杀十几名日本兵,弹无虚发不假,但不够理想。若非十几年的痴傻沉淀,成就出沉寂如水的心态,以及超常的力量辅助,一名日本兵也杀不了。
他具备狙击手的一切素质,并且皆是超等优异,眼力是常人的一倍,心态沉稳波澜不惊,体能更是不在话下,且理论渊博。
因此,狙杀的效果不佳,阳关感觉对不起恩师的期望,那是十数年如一日的教诲与熏陶,这样的结果无法交差。
心病,对,阳关报仇心切,追杀犬养一郎无果,射术不堪入目,从狙杀第一枪脱靶之后,心态就已经动摇。
阳关太年轻,思念恩师与师娘,心念不离那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