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要人(3 / 6)
不但没能剿灭了倭寇,反倒是让倭寇越来越多了。
这便是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胡宗宪虽然四十多岁了,老成持重,但显然比不过秦厉的果断和精明。
因为张经和赵文华所带来的军需绝大部分都送给了胡宗宪,让胡宗宪捞了一个很大的便宜,所以徐渭和赵文华交接起来就十分简单迅速。
不大一会儿功夫,两人便交接完毕,对张经和赵文华所带来的军需物资徐渭全部记录在册。此时他手里捧着册子从外面进来。朝秦厉微微一笑,道“大人,所有的军需都记录在册了,大人请过目。”
说心里话,秦厉对嘉靖皇帝让张经和赵文华所带来的慰问品并不是很在意。毕竟现在秦厉多得是银子,他并不缺钱。单单是胡海朗就给秦厉一百万两,秦厉所带的兵丁又不是很多。至于利玛窦修建战船所需要的银子,那自然是徐渭想办法在海宁镇以及周边地带的富申豪强哪里要来的。
徐渭作为秦厉的军事,在搜罗银子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况且徐渭又精于算计,秦厉现在的军需维持两年根本不成问题。
秦厉更在乎的是嘉靖对他的态度,皇上派人来慰问将士了,这就是皇上的一片心意,有了这片心意就足够。
秦厉从徐渭手里接过册子,只是轻轻瞄了两眼,便打算放在桌上。可秦厉忽然好想意识到了什么,不禁眉头微微一周,一目十行的又快速看了几眼。
秦厉的两道剑眉拧起来了。不禁朝张经和赵文华看了一眼。张经和赵文华心里顿时就是咯噔一下。
怎么的?莫非秦厉发现了什么?还是?
两人同时不禁都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两颗心也旋即提到了嗓子眼。
庆幸的是秦厉的眉头却慢慢又舒展开,呵呵笑道,“好,有皇上的体谅,我等将士定然会更加努力,早日剿灭了倭寇,还东南沿海一个太平的世界。”
随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军需的记录册子秦厉并没有放在桌上,而是又还给了徐渭,只是轻声道,“徐先生,这是皇帝的心意,你可要好好保管。”
“老大放心!”徐渭急忙应答。
聪明的徐渭何尝不明白秦厉的心思。只不过有张经和赵文华在场,他不便多说什么而已。况且徐渭虽然是秦厉的幕僚,受到秦厉的重视,但在张经和赵文华这里却不值一提。因为徐渭没有任何官职。
赵文华又坐到了原来的座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