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9 大结局11】(2 / 5)
的海景,华国的陆军并不是如何强大,而且华国的海军几乎没有战争中起到作用,华国的空军,也仅仅是刚刚起步,还是能飞的汽车这种最低级的骨架飞机水平,就这样,华军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中,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
别说是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就连华皇自己也没有想到。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继续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部教派国家沙皇俄国的侵略和宰割。
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像以前一样,腐朽的土耳其军队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到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时,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和属地。
对俄作战失败后,他解散议会,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恢复专制制度,建立恐怖统治,推行泛伊斯兰主义,迫害各地的民族,才会让整个中东这次这么强烈的起来响应华军,欢迎华军,搞得华军像是救星来了一般。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幼子。在兄长穆拉德五世苏丹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而遭废黜后,在新奥斯曼党人支持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拥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时候,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奥斯曼帝国对内统治摇摇欲坠,民族矛盾丛生。俄国人借口土耳其政府镇压保加利亚1876年4月起义过程中发生了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1877-1878年俄土战争,经过三次普列文会战,俄国-罗马尼亚联军突破了多瑙河防线,前锋远达伊斯坦布尔近郊。
执政的米德哈特帕夏为挑动英俄大战,故意在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英国果然不能容忍俄国单独吞并土耳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把舰队开到了伊斯坦布尔金角湾,英俄大战一触即发,经德国首相俾斯麦调解,制定了共同宰割土耳其的计划,保加利亚独立,受俄国保护,英国取的塞浦路斯,土耳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名符其实的欧洲病夫。
现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军事上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