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 大结局15】(2 / 5)
伊兹密尔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古钟楼,15世纪的希萨尔清真寺,以及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阿耳忒弥神庙遗迹等等。
举世闻名的有埃菲斯希腊古城遗址、圣母玛利亚最后的隐居地等。
华皇的临时官邸就设在海滨的行宫,这里是土耳其王室度假的地方。
青山碧水映衬着棕榈树下宽阔的海滨大道,爱琴海泛起微澜,拍打着长长的海堤,凤尾、银箭等鱼类频频跃出水面,一群群海鸥飞掠于浪花之间,水天相接,景色美不胜收。
控制了伊兹密尔和阿达纳,等于华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土耳其南部地区,统计局加紧活动,联络组织,土耳其华粹党活跃起来了,各地的民众被唤起,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收归国有,期盼华国能够向对待其他地方的民众一样对待他们,能让他们有天有地,解决温饱。
华皇也下令暂时停止进攻,积极防御,组织各地的城市政府,警备司令部和建设兵团,并且加紧建设道路。
为什么是各地的城市政府?因为华军所过之处,所被纳入的被保护国,华国都没有像是殖民者一样对当地进行野蛮掠夺,除了废除他们原有的政治体系之外,就是将各地的衙门弄起来,科举制度弄起来。
华国早就废除了科举,统一了新学,但是华国之外的地区,全部照搬明清那一套,尤其是清廷对汉人的统治,华皇认为极具借鉴意义,满人才多少?百万人控制几亿人,国土疆域之大,不是平安了几百年?
老百姓要的就是安居乐业,至于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冲突,那都是各地衙门(当地贵族牵头)同民众之间的矛盾,华国各地的督抚衙门只是帮助协调矛盾而已,并不介入,倒成了各地希望华国政府人员加大在当地的执政人数的比例。
华国在各地主要要的是城市的控制权,广袤的农村,随便当地人自行去搞,帮他们将封建社会顶峰的一套制度弄起来,就这么简单。
这个过程,显示的华皇的爱民,华皇的气度,显示的是华国要带领亚非各国民众过上温饱生活的美好蓝图,错综复杂的民族纠纷,也在强大的华国协调下,大为缓和,有纷争,就划分好各自宗教信仰的区域就是了,互不干涉,没什么好吵的,矛盾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有一个强有力的老大,下面没法吵起来,而且这个老大还不介入当地的历史矛盾,一碗水端平,就更加吵不起来,正常人还是盼着过上温饱生活,就满足了的。
英国首相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