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谢廖沙的态度(2 / 3)
联一刀呢?
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的新思维政策让苏联各民族的人都开始以本民族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苏联这个国家的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人心散了,再想凝聚起来已经不可能了。
就在不久之前的一次苏共政治局会议上,代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利益的政治局委员质问着谢廖沙,为何欧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终点在俄罗斯共和国境内的列宁格勒,而不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境内的港口城市?对于这个问题谢廖沙当时就做出了回答。
“因为欧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国际债权人,而对这个项目的债务进行担保的是苏联政府。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已经自行宣布独立了,如果欧亚天然气管道想要修到上述地区,不但于法理不和,更是会引发国际债权人的质疑!”
对于谢廖沙的上述回答,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摩尔达维亚政府虽然气愤难当,可是却无法反驳。他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那个国家都可以像瑞士一样说永久中立就永久中立的。苏联的这些加盟共和国离开了苏联的帮助,自己将经济拉回正轨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他们的经济水平根本就无法摆脱对大国的依赖,要么去美国请求援助,要么就倒向苏联,除此之外的第三条路就是加入东欧的统一市场组织。否则根本就没有别的出路。
像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些加盟共和国,现在已经彻底的耗尽了苏联人的好感,他们既想沾苏联经济好转的光,又不想被苏联领导,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谢廖沙早就公开的发表过对这些国家的看法了,对于那些自决与苏联,又想回来占便宜的加盟共和国,苏联没有扶助的义务。
谢廖沙把这些游移不定的地区当作包袱看待,现在恨不得这些地区赶紧都独立了才好,省的给他的经济建设无端的增加政治风险。可是保守的军方并不这么看,党内的一些同志们也不这么看。他们始终认为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独立的举动应该动用苏联的全部能力来进行阻止。这和谢廖沙的经济建设大局又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谢廖沙对于军方的这种要求,并没有十分强硬的拒绝。因为他深知8·19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但是谢廖沙是不可能动用武力来解决加盟共和国的独立问题的。可是在政局不稳定的情况下,经济拉拢也不可能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让谢廖沙很为难了。
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计划》从本质上来说跟谢廖沙在东欧搞出来的统一市场及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