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3 / 4)
,对别人都不放心,也间接导致了诸葛亮死后,无人再能撑起蜀中大业。
冷静下来的刘协才开始思索这些,诸葛亮固然是一个顶尖人才,但不同于郭嘉的散漫,贾诩的低调,诸葛亮如果入朝,肯定会希望朝政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发展,这无关乎忠诚,只是信念的问题,而如果有一天,刘协和诸葛亮的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怎样?这是个大问题。
是个全才,却也是个独才,还是那种能够生生把自己给累死的独才。
刘协叹了口气,如今朝中有足够的顶尖人才可以与诸葛亮制衡,但这种人,无论用在哪方面,都屈才了……是个独当一面的人物,但如何用,刘协觉得自己得好好考虑考虑,而且如今诸葛亮没有出仕之心,待一统天下之后,再将其招入朝中也不迟,他就不信,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会甘心孤老山林。
帖子还是要下的,至少向诸葛亮表明一个态度。
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刘协开始关注起江东的情报,就如同刘协所预期的那样,在得知江东主力全力去攻占荆襄之后,曹操并没有犹豫,而是迅速调兵遣将,在孙权退兵之前,挥军攻入丹阳。
而且为了避免被江东水军截断了后路,曹操命人沿江每隔十里搭建烽火台,一旦江东兵马靠近,各处港口立刻进入备战状态,至少丹徒和东陵亭之间的通路不能断绝,趁着孙权回师柴桑之际,曹操悍然攻入吴郡,掌握了孙氏家眷。
在水上不是江东军的对手,但若论陆战,身经百战的曹军,可以吊打江东。
并未占据吴郡,而是迅速撤回了丹阳,曹操显然跟刘协打着同样的主意,只有一举将江东主力重创,他才能安心吞并江东。
为了避免江东水军的优势发挥出来,曹操在占据丹阳之后,迅速在泾县一带囤积重兵,阻截江东兵马,以夏侯渊为主将,项央、李进、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为将,率军四万于此与孙权决战,曹操坐镇丹徒,于禁、毛玠负责港口安全。
江东在探得曹军分布之后,周瑜迅速做出了调整,孙权率领大军,以孙翊、周泰、黄盖、蒋钦等一众将领辅佐,自带吕蒙、潘璋、徐盛率领一路水军沿江而下,阻断曹军粮道,这一仗。
周瑜顺流而下,半日便抵达丹徒,只是沿岸早已利用烽火台传来了讯息,曹军已经有了准备。
周瑜与曹操在丹徒一带各逞奇谋,双方兵力虽然不多,但却相当精彩,曹操虽然不习水战,但在之前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