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共济会的破灭(5 / 6)
信奉《三十九条信纲》。二百五十年前就开始实行的这一信奉英国国教的声明将罗马一神教徒、犹教徒和其他持不同宗教信仰者排除在牛桥门外。而且学生们也必须每天去礼拜堂祈祷。
英国国内腐朽、不合时宜的制度比比皆是,很多制度在那时的眼光看来都是荒唐和可笑的。所以别看英国是灯塔国的大表兄,灯塔国的遗产,英国人也只接受了三分之一。
这些人显然是欧洲对华仇恨的源泉之一,加上第一次东西战争之后,西方世界伤而不死,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力量,欧洲人自然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信心和勇气。
就是这各方面共同推动促成的社会因素,三十年前的西方社会进入了疯狂状态。
那是西历的1884年,彻底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实力突飞猛进的西方世界有种自己很强大的感觉,终于想硬起腰板来跟陈汉干一架了。
双方从光明正大的备战到两边官面接触,然后是彻底谈不拢了,各自招呼兄弟开片,一共用了八年。
然后彼此的数百万海陆军从俄罗斯战场到高加索战场,从埃及战场到中南非战场,是打的不可开交。
不到两年的时间,欧洲人几十年积攒下的家底资本就被挥霍个一干二净。这一次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惩罚虽然看似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可要是与上一次的惩罚做对比,那可就惨的多了。
带着鲜血的教训总是那么的令人深刻。很多欧洲人都没有了对抗华夏的信心。虽然战争的伤亡让华夏在欧洲世界又大大丰收了一波仇恨,鲜血淋淋的惨痛教训同样令欧洲人记忆深刻。
同时也因为这次欧洲跪的更干净利索,欧洲各国在一定意义上就丧失掉了一部分主权。比如说公开化的反华主义,这是陈汉政府坚决不允许的。
陈汉甚至于可以坐视俄国发生赤化,也坚决不允许欧洲各国公开出现反华思想。
二十年的时间是一段很漫长的日子,二十年后的欧洲,各国国内的反华思想已经淡化了很多。特别是年轻的下一辈人。
就像后世的很多哈日族无限推崇、追捧日本一样,很多的欧洲年轻人也无限的推崇起了中国。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西方与华夏的‘历史渊源’,那浸透着鲜血的历史,这些欧洲青年知道的很清楚,但他们就是崇拜中国。不要觉得不可思议,上个时空的哈日族难道都是文盲傻逼吗?他们会不知道中国与小鬼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