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身前之事已不闻(2 / 4)
一笔不差的意思,就是每个单词的角度和手法,甚至连间隔的位置都是分毫不差的。
别说单词间隔的位置和角度了,即使那张信的诗歌具体内容,本来按道理白晓笙已经记得很模糊了。但在今天,也就是回到过去的第一天,白晓笙此时稍微一回想,那张信似乎就完完整整的浮现在脑海中。
这些记忆就好比一张张被拍摄在脑中的照片,在一瞬间的回想后就重新被挑选出来,摆放在了白晓笙面前。
她可以过目不忘了。
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目不忘,只是曾经特别在意过的记忆,白晓笙能很快的回想起那些细节,但那些大部分的记忆都依然模糊不清。
只有小部分那曾经在意过的事情,所留下的记忆能重新完整的整理一遍。
人脑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着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据估计,人的一生能凭记忆储存100万亿条信息。
这是个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很庞大的数字。
有人会觉得难以置信,觉得自身怎么可能会记忆那么多的东西?
的确,这些都是有着限制的。
实际上这些信息绝大部分,也就是所占99.9%的比例都是无用信息。即使一些信息真的十分有用处,人脑也不一定能在之后需要的时候回想起来。更何况,常人一生所能使用的大脑,所占比例有可能不到脑域的百分之十。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看,人脑对新生事物的遗忘比例是循序渐进的,所以人能回想起来的东西,一般都是经过反复并且多次的记忆,才能真正的印刻在脑海中不会轻易忘记。
而此刻的白晓笙当然没达到不会遗忘事情的程度,但她的头脑似乎比原来更加清明,更加充满活力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回到过去的原因,虽然大部分记忆依然是模糊不清,但那些比较重要的事情,白晓笙她似乎都能想的起来。
比如那封信上的花体小诗,比如那…学校第一次模拟考试的试卷。
这其实并不算什么很了不起的东西,毕竟能做到真正意义上过目不忘的奇才,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着不少。
地球人口几十亿,这么多年来什么天才没出过?
不过此时的白晓笙,倒是比原本时空中的那个‘他’,是要聪明了不少。
恩,放在原本的时空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