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斩将 收权 定策(2 / 4)
以济私,恃有众以要君,凭陵跋扈,遥制朝权,此关陕之徒也;众少力微,阻兵据险,贿诱名爵,假籍帝号,以俟衅隙,此川蜀之人也。”
“张、李二贼,其始皆以天灾而蛊惑人心,加之辽东建奴遥相呼应,乃得兵权。然兵权既得,志骄气盈,无复尊主庇民之意,席卷中卷,反为生民之巨害,皆非华夏之主也。”
“予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南征,以微弱之势而得金陵形盛,揽长江天堑之险,今虚有五年。”
“东有大齐,如日方升。号令所至,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丐,两淮、徐、邳,奄及南方,尽为我之下。”
“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于彰武元年三月,集大齐百万之师,北逐建虏,拯辽东生民于涂炭;西剿李张二贼,保大齐之威仪。”
“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大齐军兵号令严肃,向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大齐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贼虏何得而治哉!”
“予恐中原久污膻腥,天灾人祸并至,死者无计,生民扰扰,故率我大齐雄兵奋力廓清,志在灭建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尔民等其体之。”
“如蒙古、朝鲜,乃甚西洋等尔尔小国,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大齐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无异,故兹告谕。”
这“大齐讨贼檄文”,不是王争编纂,但却是经过其手亲自修改,话音铿锵有力,洪亮锐利,下面的兵将们听到最后,却是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感觉浑身的毛发竖立起来,血液汹涌澎湃,甚至想直接冲上战场,将西边的那些贼人一网打尽,他们举起手中刀枪不断挥舞。
“大齐必胜,一统中华!”
“大齐必胜,一统中华!”
......
“皇上,流贼大营已经开始向东运动,我军哨骑还有大同本地的斥候,都已经发现此事,确系属实!”
大约在发布檄文的五日后,大齐军队吸取了前明军队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将大顺和大西逐个击破。
五十万大军不可能挤在一起,再加上彰武皇帝王争御驾亲征,所以便是有了五军之分,王争自领禁卫军尖刀、玄武、振威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