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公子 第三百三十章 发家第一步(2 / 5)
如今仍然还窝在北方小小的清国里。清国国力并不算强盛,几次挑起边乱,都没成功,每年在粮食、盐、糖、布匹、茶叶等方面都要依赖大明,想来一时半会儿还没那能力入侵中原,江南应该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太平。
在这种情况下,她现在如果在苏州周边比较理想的地区买下固定资产。一定会有不错的升值空间。这种资产,可以是房屋、店铺,也可以是田地。根据她打听到的物价,这里的田地,一般的也就四五两银子一亩,比京城要便宜多了,上好水田,也就是六到八两,若是偏远些的乡村,价格只怕还要再低些。而且这里的粮食是一年两收,种瓜果蔬菜,气候也相宜,种棉花,更不愁出路。加上这里河网密布,湖泊也不少,想要搞搞养殖业还是很方便的。再想到在胡飞田庄入口附近住的那家婆媳,结合自己在那一带听来的八卦,原来江南妇女,不论贫富,基本都是会织布的,每人一天织的量,就足够养活自己了。照这么说,如果她组织一个织布工场,又或是从普通民众手里收购布匹拿到别处去卖,也不是难事。听说下南洋的船队,每年都要收购大批丝织品的,有侯府的关系,说不定这又是一条路。这么想来,江南竟是处处商机!
春瑛更兴奋了。忙将想到的东西一条一条写下来,逐一斟酌,又填补了漏洞,估算了成本,再想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方法,方才稍稍平静下来,松了口气,将纸小心地收好。
这时候,他们暂居的这处宅子里,李家的人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只等大少爷李敬办好事,就可以坐船回京,也有人跑出去见识江南繁华,给家人买礼物,或是象路有贵那样,采买些许货物回京脱手,好赚几两零花钱。
另一方面,李叙料理好家事,也开始收拾行囊。他打算搭顺风船回京,好去面对一向面和心不和的嫡母和嫡兄,只是心里始终有些忐忑不安。他虽然不想花钱,但他在族中人微言轻,哪能拒绝得了呢?终究还是要献一笔钱上去的。往好的方面想,有一位做官的兄长,他们一家也有个依仗。
李叙妻子见他面带忧色,也知道他在烦恼什么,便跟着唉声叹气。春瑛见了,问是怎么回事,听说了缘故后,忽然想到;自己一家在本地真的是举目无亲,如果真想在江南落脚,始终还是要有几个相熟的人家帮衬才好,胡飞还没回来。李叙就成了最好的人选。
于是她笑着对李叙的妻子道:“叙少奶奶,叙少爷既回了京,也该到各处长辈那里请个安问个好儿。东府一家子,都在江南住过几年,二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