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李恪的心思(2 / 3)
新发动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里,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地面的积雪较厚,使得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始终维持在每天四十里左右。到了第四天宿营的时候,这辆汽车从外观上看,已经不复刚刚组装完毕时那么光鲜亮丽,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已经被王海川拆开进行过维修,所以看上去更像是个打满了补丁的百年前的老爷车。
第五天一大早,由于距离沈阳城已经不过百里,再加上连日来都是在雪地之上宿营,李恪的孩子们中已经病倒了两个。所以在出发的时候,李恪下令让五名亲卫用绳索牵引着汽车前进,天黑前务必要进入到沈阳城内。
黄昏时分,当李恪等人来到沈阳城外的时候,李靖正率领一众文武官员在城外恭候他的到来。此刻,薛仁贵已经成为了驻守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的从二品大都护,程怀亮也已经早在李恪还在京城之时,便已经被安排到了达里诺尔湖畔新建的苏木城任城守,而房遗爱此刻正在后世的海参崴附近建立港口以及水师。
这样一来,前来迎接李恪的队伍当中,就少了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而文官当中则由于李恪很少过问属地内的政务,再加上这一次他又离开了近一年的时间,以至于有十数位文官他都叫不上名字来。不过还好的是,前来迎接他的人比较多,所以他也不用和这些个官员们一一的打招呼,这也避免了尴尬的发生。
在城外寒暄了几句以后,李恪在文武官员的瞠目结舌之下,邀请了李靖随同自己一同坐上了汽车,并且在亲卫的开路下缓缓地向城内行驶。
李靖不愧是从军几十年的老将军,随口询问了几句,在了解了汽车的性能之后,马上便意识到了汽车在未来军中的重要性,对于汽车不由得大加赞美之词。李恪却知道距离真正的在军中派上用场,还有漫长的时间需要等待,绝非是短时间内便可以用得上的。于是向他解释了实际的情况,并且不等回到辽王府,便开始向他讲起自己准备向地处天山之西的突厥,发动进攻的想法。
李靖的身子骨经过孙思邈的精心调理虽说还算硬朗,但是毕竟年事已高,对于外出征战之事,也只能提一些建议,而不能亲力亲为了。当他听完李恪的讲述之后,并没有立即给出意见,而是需要回到家中仔细的思考一番,然后才能给出建议。
李恪在长安之时,曾经有过回到沈阳以后,便趁着冬季到来之际,让李忠也就是原回纥将军昆山奉和姜文晖,率领着回纥族、契丹族以及靺鞨族的七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